大断面客专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的探讨.doc

大断面客专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断面客专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的探讨

大断面客专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文章对贵广铁路大寨隧道成功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合断层破碎带施工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将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以达到稳步掘进,有效地防止坍塌等事故的发生。其成果可为以后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断层破碎带围岩地质复杂,围岩自稳性差,坍方、掉块现象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建设进度,安全、稳定、快速施工是顺利通过断层破碎带的关键。   通过新建贵广铁路贵阳至贺州段站前工程GGTJ-2标大寨隧道的施工实践,说明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在大寨隧道施工中的效果较为显著,为隧道开挖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值得同类工程施工推广借鉴。   1工程概况   新建贵广铁路贵阳至贺州段站前工程GGTJ-2标大寨隧道全长8969m,其中出口工区施工的DK157+575~DK157+525段通过来速2#断层(F16),该断层破碎带宽约50m,由断层角砾、断层角砾岩、压碎岩组成, 风化严重,围岩自稳能力极差,成型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施工生产要素及施工生产能力,现场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不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在拱部设超前小管棚注浆预固结围岩的保护下,采用大拱脚台阶法进行施工。拱部预留核心土,周边采用人工配合手持风镐开挖,核心土及中槽运用CAT200挖掘机开挖。   2工程地质   2.1地层岩性   褐黄色、灰黄色、灰褐色,硬塑状,夹10~30%的碎石角砾,粒径2~200mm,局部偶夹块石,石质为页岩、砂岩、板岩、泥质灰岩等。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坡面上,厚0~3m,属II级普通土。属C组填料。   2.2地质构造   来速2#断层(F16)为区域性逆断层,大致在DK157+550附近地表与线路相交,断层大致走向N32°E,倾向NW,倾角70°左右;两盘均为(Ptbnbq(3))地层;断层破碎带带宽50m,由断层角砾、断层角砾岩、压碎岩组成[1]。   3水文地质及特征   该断层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赋存于断层带、褶皱带、构造节理裂隙中,含水量相对丰富,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裂隙、孔隙径流,多以片状、线状在低处向冲沟排泄。   4超前小管棚施工   4.1工艺原理   在破碎松散岩体中超前钻孔,打入小导管并注浆,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呈脉状快速渗入破碎松散岩体中,并将其中的空气、水分排出,使松散破碎体胶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阻水能力的固结体,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使超前小管棚与固结体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壳体,在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2]。   4.2小管棚及注浆设计   采用Φ42mm小导管布设在拱部,导管外插角10~12°,每环38根,每根长3.5m,环向间距40cm/根,纵向间距2.4m/环,即每施作一排小导管,开挖支护2.4m,压注1:1纯水泥浆(w/c=1.0),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浆压力为0.2~0.3MPa。   4.3施工要点   4.3.1小导管采用Ф42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3.5mm)加工,小导管前部钻3排注浆孔,孔径为8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型均匀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钎头,尾部止浆段长度不小于100cm,以利于小导管安装推进和浆液渗入破碎岩体。   4.3.2小导管安设如岩体松软,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直接推送,如遇夹有坚硬岩石处,先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钻眼成孔后再推进就位。   施作小导管前应注意:   (1)喷射3~5cm厚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作为止浆墙;   (2)准确测量隧道中心线和高程,并按设计标出小导管的位置;   (3)用线绳定出隧道中心面,随时用钢尺检查钻孔或推进小导管的方向,以控制外插角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从两侧拱腰向拱顶顺序进行,为提前注浆留作业空间;   4.3.3注浆选用KB-50/70液压注浆机注浆,浆液采用搅拌机拌制,为防止浆液从其它孔眼溢出,注浆前对所有孔眼安装止浆塞,注浆从两侧拱脚向拱顶顺序进行;注浆时相邻孔眼间隔开,不能连续注浆,以确保固结效果和注浆量控制。   5超欠挖和围岩的扰动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超欠挖和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拱部弧形及边墙周边均采用人工手持风镐分台阶开挖,核心土及中槽部分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进尺根据围岩稳定性确定为l~2榀钢拱架间距,即0.8~1.6m,边墙按钢拱架的两个单元分两个台阶施工,上下台阶相距2m,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