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研究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指导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课程化的意义,并从社会实践公选课、社会实践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过程指导四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结构。同时还提出了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保障和考核办法如下:应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7-019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过已有的文献研究表名,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思想修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知识运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社会实践因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指导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效果。笔者尝试从社会实践课程化的角度来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效果。
一、社会实践课程化的意义
(一)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提升社会实践实效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下文简称“中发16号文件”,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实施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高校缺少科学规划和实践指导、实践重宣传轻实效,重形式轻内容、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眼高手低等突出问题。社会实践课程化不仅有利于开发系统的社会实践课程教材、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课件、课程教学网站等等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另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对大学生顺利地完成既定社会实践任务、提升活动质量、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课程化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探索
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要求高校应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如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设为必修课,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初步设计了教学大纲、出版了相关教材、建设了实践网站、规范了相关的实践环节,并从运行体系、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1]。其他高校也通过专题讲座、交流报告等形式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相关探索,为实践育人深入推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
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以理论讲授、灌输为方式,授课方式单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但实践教育却与之相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为平台,以实践为中心,以探索为方法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中发16号文件实施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以下简称“05方案”)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这些文件精神的核心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或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产生较多的研究成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社会实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环节,形成“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才能摆脱“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