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第7-8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熏烟扩散模式 熏烟模式主要用以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厚度为hf)时,原来积聚在这一层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浓度污染。若逆温层高度高于烟流顶高,则可视为高层逆温。 若逆温层高度高于烟囱高度,低于烟流高度,则源强要修正: 四、扩散参数的确定 1. 国标推荐的扩散参数(P487 表8-11) 平原,农村,城市远郊的稳定度是A,B,C直接查表计算。 D,E,F向不稳定提半级计算 工业区和城区稳定度A,B直接计算,C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计算,D,E,F向不稳定提一级半计算。 2. Passquill扩散参数 例 题 某石油冶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为60m处排放的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O2浓度。 解:1、根据天气因子判断大气稳定度 2、根据大气稳定度确定扩散系数 3、根据地面浓度计算公式计算所需浓度 第四节 烟囱计算 烟囱高度的计算 要求: (1)达到稀释扩散的作用 (2)造价最低, 造价正比于H2 (3)地面浓度不超标 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 在0.5~1.0之间取 -标准浓度 -本低浓度 风速的取值问题 1. (代入最大浓度公式 2. (危险风速) ) 此时 代入下式可得 上式 出现极大值 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 取危险风速和平均风速两种情况之间一定保证率下的平均风速和扩散参数进行计算 P值法 国标GB/T 13201-91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上述计算公式按锥形高斯模式导出,在逆温较强的地区,需要用封闭型或熏烟型模式校核 烟气抬升高度的选取 优先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推荐公式 避免烟流下洗、下沉现象,至少为邻近建筑物高度的2.5倍 烟囱出口直径的计算 选择一个合适的烟囱出口速度避免出现下洗或者下沉现象。 一般选择出口速度大于风速。一般取vs为20-30m/s 本章小结 气象的动力和热力因子 大气稳定度的判定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高斯扩散模式的基本形式、地面浓度(轴线) 烟囱高度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大气温度层结:气温随高度的分布. 两个重要指标:干绝热递减率γd,气温递减率γ 气象的热力因子 由这两者的关系来确定大气稳定度。 对气块而言,为常数 对周围空气而言,不是常数 γ γd 递减或超绝热 温度层结的四种类型: γ=γd 中性 γ=0 等温 γ 0 气体逆转(逆温) 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逆温:温度随高度升高的现象.分接地逆温和上部逆温.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2、下沉逆温: (多在高空大气中,高压控制压内) 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 3、湍流逆温 下层湍流混合达 上层出现过度逆温 4、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相遇 冷暖间逆温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对流 ?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 气块去掉外力 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 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 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 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量判断 气块: 环境: (单位体积块)加速度 ,将 代入上式得: 气块: 环境: 高度 (一般均满足绝热条件)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则有 判据: ? 混合层 0, a0 不稳定 0, a0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