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阳市棉花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当阳市棉花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摘要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当阳市棉花养分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配方施肥N、P2O5、K2O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5%、37%、115%。
关键词 配方施肥;肥料养分利用率;棉花;湖北当阳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10-01
肥料利用率,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是衡量肥料施用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受土壤肥力、养分间的协同作用、施肥技术与施肥量、作物及品种、土壤水分、气候因子、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反映作物、土壤、肥料之间关系的动态参数。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技术路径[1]。
当阳市地处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常年棉花面积6 000 hm2,为了解当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肥料养分利用率,进一步规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特安排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当阳市两河镇,地处东经111°56′32″,北纬30°43′10″,海拔45 m,属壤土型潮土,基础土壤养分状况[2]为:有机质14.3 g/kg,pH值5.8,碱解氮108 mg/kg,有效磷22.1 mg/kg,速效钾140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棉花品种为岱杂棉1号,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移栽密度为22 725株/hm2,株距40 cm,行距110 cm。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中石化集团湖北化肥厂)、过磷酸钙(含P2O5 12%,湖北洋丰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钾(含K2O 60%,德国钾盐公司)、持力硼(含B 15%,美国硼砂集团)。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FP(习惯施肥)、FP-N(习惯施肥无氮)、FP-P(习惯施肥无磷)、FP-K(习惯施肥无钾)、OPT(配方施肥)、OPT-N(配方施肥无氮)、OPT-P(配方施肥无磷)、OPT-K(配方施肥无钾)。FP处理的氮、磷、钾养分用量及施肥方法,按所试区域多点调查的农户习惯施肥而确定,OPT处理的氮、磷、钾养分用量根据测试值按丰缺指标法推荐确定。该试验中,FP处理氮、磷、钾养分用量分别为124.6、48.0、126.0 kg/hm2,其中氮22%作基肥,78%作蕾肥;磷、钾全部作蕾肥。OPT处理氮、磷、钾养分用量分别为142.5、45.0、45.0 kg/hm2,其中氮、磷、钾肥均按30%作基肥,20%作蕾肥,50%作花桃肥施用。所有小区均施用硼肥675 g/hm2。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将田块先分成FP和OPT 2个大区。在2个大区中,分别相应设置各处理,各处理小区面积50 m2。除施肥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相同进行。
1.4 数据处理
某肥料养分相对利用率(%)=[(全施肥处理该养分吸收总量-仅不施该养分处理该养分吸收总量)/全施肥处理该肥料养分施用量]×100
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作物该养分吸收总量/籽粒产量)×100
肥料的农学效率=(全施肥处理的产量-仅不施该养分处理的产量)/该肥料养分施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氮磷钾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习惯施肥时氮的农学效率为7.04 kg/kg,低于配方施肥时氮的农学效率(9.99 kg/kg);钾的农学效率,配方施肥为6.10 kg/kg,习惯施肥时钾没有增产效率,说明钾的施用上,习惯施肥上钾量施入过高;同样,在磷的农学效率方面,无论习惯施肥,还是配方施肥,施磷都没有表现为增产,这可能与试验田块的土壤磷本底值相对较高有关。
2.2 不同施肥量对肥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配方施肥的N 、P2O5、K2O肥料养分利用率分别比习惯施肥高15%、37%、115%,这与胥顺发等[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氮、磷、钾合理的配比,能显著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
2.3 不同施肥量对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百千克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不明显,说明不同施肥方法下百千克经
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比较稳定,可以视为一个常数,百千克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表现为氮钾磷,配方施肥的籽棉产量为4 608.0 kg/hm2。若按以产定氮施氮量为223.5 kg/hm2,与配方施肥方案施氮量142.5 kg/hm2有较大差异,可能与供试棉花品种为杂交棉有关,同时表明,配方施肥中氮磷钾的施用量的确定还需进一步探讨。
2.4 不同施肥量对棉花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配方施肥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