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高腔山歌的研究
广西壮族高腔山歌的研究
摘要:壮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最流行的就是山歌。大新县壮族高腔山歌曲调高吭、燎亮、激昂、奔放,音域宽广,特别是自由延长音与拖腔的频繁使用,富于变化的节奏、节拍自由,丰富多彩的衬词、衬句,高亢响亮及和谐的二重唱,在广西山歌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广西壮族 高腔山歌 大新
自古以来,壮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广西壮族民间歌曲主要有山歌、小调、叙事歌、习俗歌、儿歌和摇儿歌,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是山歌。壮族山歌以高腔尤为突出,而大新县壮族高腔山歌,其音调高亢响亮及和谐的二重唱法特点,在广西山歌中独树一帜。
一、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音乐特点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也称为“大新壮族高腔诗雷”。“诗雷”是壮族山歌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诗伦”、“诗排”等歌种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诗”是对歌和山歌之意;“雷”为指最高、最响、最美之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新壮族高腔山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质。
1.调式及其旋律特点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多为宫、徵、羽调式,其中以“徵”调式居多。明朗、奔放的宫、徵调式,柔和、细婉的商、羽调式,共同构成了大新壮族高腔山歌丰富的色彩。但无论任何调式,大新壮族高腔山歌多以五度音为支柱音,并常用下滑音dola收腔,而商音和角音在旋律发展中与自由延长音上都显得特别活跃。
在壮族山歌的旋律中,除了常常出现三度和四、五度跳进外,大六度、大七度以上的大跳也是多见的,而且非常有特点。形成大七度上行跳进的原因与壮族方言的语调、调类和调值有紧密的关系。
2.节奏、节拍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节奏舒展、宽广而奔放自由。这种山歌不仅来自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而且取决于语言、语词、感情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强弱交替不象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山歌那样规律,时值长短的对比大,节拍、节奏自由,富于变化,从而善于表现出一种奔放高亢、开朗和不受拘束的情绪。
3.曲式结构
壮族山歌曲调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高亢缠绵,短调清越流畅。长调多单二部曲式,短调为一部曲式。壮族山歌曲式结构的安排,是同歌词的内容、风格和语言的结构分不开的,主要是两个乐句或三个乐句、四个乐句、五个乐句、六个乐句等组成的单乐段。以单一音乐形象的陈述,集中表现一个完整的内容,是壮族山歌共有的结构特征。
4.双声部山歌
大新壮族还流行着双声部山歌,有的高亢燎亮,有的悠扬优美,有的刚健浑厚,有的缠绵婉转,有的爽朗明快。这一带的双声部山歌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其一,保留了古老的三声腔痕迹。其中宫调式使用宫、商、角三音列,羽调式使用羽、宫、商三音列,徵调式使用徵羽、宫三音列。有一部分山歌上方声部已扩展到四音列,如大新伦西壮族高腔山歌《万点星光亮了天》,有的还扩展到五音列,但下方声部却依然只有三音列、二音列或只有主音持续。其二,大多节奏自由。上方声部叫做主唱,使用密集节奏的加花式演唱方法;下方声部叫做随唱,除个别音之外,几乎都有主持续音构成(2)。
二、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歌词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歌词在“欢”的基础上,溶化了汉诗七律和汉族民歌的某些特点,变五言为七言,从古老的腰脚韵、勒脚式等严形式中解放出来,甚至直接采用汉语方言演唱(3)。
1.结构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多用七言句,二二三结构,采用赋比兴手法,歌词多为开口音发声,且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上句起兴,下句抒情,如“斑鸠飞得尾巴圆,一翅飞到绿豆田。好块绿豆不得吃,好个情妹不得连”。这支山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除传统歌词外,由歌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随意编创,填入固定的曲牌演唱,因而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歌词丰富、真切。
2.衬词
壮族高腔民歌,多数用当地壮语演唱,更显出其原汁原味,富有乡土气息、纯清、浓厚。大新壮族高腔山歌衬词多采用虚词,因不同曲牌而异,如“呀耶”、“罗喂”、“耶嘿哟”、“呀嗬喂”、“咿不耳耶”、“萨哩哪”、“嗬嗬咿嗬鱼羊嗬”等,丰富音乐形象,加深感情表现。大新壮族高腔山歌一连串的虚词运用极富特色,且在单二部曲式中独成乐段,富有表现力。大密度使用衬词、衬句形成了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生态的原始性和内涵的丰富性,是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精华。
三、大新壮族高腔山歌的演唱
高腔山歌多在山野用大嗓或小嗓喊唱,演唱强调”高腔”风格和“嘘声”、“假嗓”技巧。壮族高腔山歌多用小嗓和假嗓演唱,有的也同时运用真假嗓音混合演唱。
1.演唱特色
大新壮族高腔山歌歌手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用真假声交替的办法来歌唱的方法。他们往往在歌的开头先用浓重的鼻咽音节带出,紧接着马上转用全假声演唱。高腔山歌手的运气很足,胸腹式呼气结合运用,气息集中,意念放在下丹田,声音的意念亮点放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梧高速K119+160~K119+300路基失稳分析及处理的方案.doc
- 广氮地区居住储备用地的项目AT06070406地块小学的方案的设计说明.doc
- 广梧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型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doc
- 广汉市小学“双班男女分流两段式”教学的模式研讨.doc
- 广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doc
- 广泛切除联合无菌敷料打包植皮术治疗大面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临床对照的研究.doc
- 广泛的运用多媒体 推动初中生物教学.doc
- 广深沿江高速三标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设计关键技术.doc
- 广深沿江高速夏季施工专项的方案.doc
- 广深港高速铁路深圳段无线覆盖创新解决的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