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PDF

中国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

第36卷第10期 地 理 科 学 Vol. 36 No. 10 2016 年10 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Oct ., 2016 王宁宁,陈锐,赵宇,等.中国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J].地理科学,2016,36(10): 1474-1484.[Wang Ningning,Chen Rui ,Zhao Yu et al. Grey Asso- ci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Population Space and Information Space Coupling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0): 1474-1484.] doi: 10.13249/ki. sgs.2016.10.004 中国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 1,2 2 2 2 王宁宁 ,陈锐 ,赵宇 ,钟少颖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摘要:从流动空间角度出发,建立基于关系测度的空间耦合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深 入探讨区域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格局。研究发现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网络呈现“核心-边缘”模 式,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和甘肃等耦合核心省市在整个省市内占据主导地位,是其他省市耦合发展所依 附的核心。全国省市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耦合分布的总体布局呈现“川”型特征,分为高耦合协调型、中耦合磨 合型以及低耦合发展型。信息空间和人口空间的耦合主要分为高耦合协调型、中耦合磨合型以及低耦合发展型 3 种,其中空间的高耦合程度一方面响应了国家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是京津冀一体 化以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关键词: 信息空间;人口空间;耦合;复杂网络;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 11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6 )10-1474-11 人口空间是社会空间的子空间,是以人口流 关联分析与研究可以更科学的指导政府机构和管 为主要要素流动的空间形态,依托于场所空间并 理部门做出合理的人口规划,实现高效的信息化 在此基础上赋予场所空间人口的属性。国内外学 建设,充分发挥人口和信息的相互作用优势。 者强调社会地理学视角下的人口空间,重点关注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观点出发,人口与信息空 [1~3] 宏观层面上流动人口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信 间协同发展的结果应当是人口和信息的分布和流 [6] 息空间是以信息流动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形态,依 动在空间上趋于一致 ,人口和信息空间的分离 托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区域间的信息流动与 程度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平衡;从系统论的角 共享。人是信息空间的主要载体与传播者,也是 度出发,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