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的研究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的研究
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作为跨世纪的作曲家,在他的音乐中渗透出了两种精神,那就是继承和创新。《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02-1903年间,是作曲家唯一的一部弦乐四重奏,但成功的创作使其成为作曲家重要的代表作品。作为奏鸣一交响套曲在室内乐体裁中的应用,《F大调弦乐四重奏》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奏鸣一交响套曲的组合原则不同于一般的器乐套曲,它是以每个乐章连续不断地揭示一个整体构思为基础,直到最后完满的结局。”奏鸣一交响套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当的分量和规模,在统一的构思下,各乐章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联系,并形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这种有层次的、逐渐揭示主题内容和音乐形象的奏鸣一交响套曲原则,不仅在古典乐派中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体裁并获得高度发展,而且其深邃的音乐思维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音乐创作。
下面就《F大调弦乐四重奏》做一分析研究,从中来了解20世纪初印象派作曲家对奏鸣一交响套曲的运用,追踪作曲家如何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一、套曲组合特点
从上面列出的组合情况看,四个乐章基本保持了传统奏鸣一交响套曲的组合原则,如注重各乐章速度、调性的对比,首尾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中间乐章采用歌谣曲式等传统模式。但在套曲组合关系中也有很多特点,首先打破维也纳古典乐派常用的体裁与速度对比,即改变一般快板、慢板、小步舞曲(谐谑曲)快板的模式,同时更加突出乐章之间的体裁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虽然采用奏鸣曲式为乐章的曲式基础,但并不是传统的奏鸣快板乐章,而是采用“有节制的快板”,作曲家为第一乐章创作一个非常抒情的主题,并标明Très doux(十分温柔、甜美)。而第二乐章则是一个谐谑曲乐章。第三乐章为慢板,体裁上带有宣叙调加幻想曲的风格。第四乐章为快板。类似这种写法在古典乐派后的作曲家如弗朗克(Cesar Franak)、德彪西以及20世纪的作曲家如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室内乐作品中也被使用。从各乐章之间调性安排来看仍然是传统曲式中的调性功能布局,但更增强了色彩性对比。
在这部作品中另一个套曲组合的突出特点是:各乐章主题材料之间的紧密联系。从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作品整体构思的严谨和统一,主题材料运用十分洗练。不仅在第一乐章里出现的几个主要主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而这些主题在后面的乐章里也都成为各乐章主题材料构成的基础。下面我们列出的谱例是第一乐章的主要主题和其他各乐章的主要主题。
(一)第一乐章出现的几个主要主题
主部主题:
主部对比主题:
连接部主题,由主部a主题的前四个音发展而来:
副部主题前的准备乐句,其节奏轮廓和音调直接来源于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圈中的骨干音与上面(例4)a’例句有明显的联系:
(二)第二乐章的主题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 部的第一主题(见例6),旋律开始纯五度跳进的特点以及小调性格均来源于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对照谱例5):
A部的第二主题(见例7)其三连音节奏来源于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对照谱例5):
(三)第三乐章的主题
插部I主题(例8),其旋律骨干音(A、G、A、E、D)来源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见谱例1)第1小节中的前五个音:
第三乐章A部主题的第一乐句(见例9)在b(第一个音)与bE(第4小节第一音)之间下行五度的骨干音旋律同样来源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开始(对照谱例1):
接下来主题的第二乐句(例10)直接是第一乐章a’主题的移位(对照谱例4):
(四)第四乐章主题
第四乐章中有两个副部主题,分别源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a)和副部主题(d)。第四乐章第一副部主题开头的五个音与第一乐章a主题开始的五个音一致。见下例:
第二副部主题除调式、节拍不同外,旋律中节奏特点、音程关系以及旋律进行走向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谱例5)十分相似:
除以上对主题的分析外,很多片段的次要主题材料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然而这种统一的旋律风格并没有削弱音乐的起伏变化和对比发展,表现出作曲家注重挖掘主题自身的各种表现潜力,创作手法更加精致和细腻。
二、各乐章的曲式结构
(一)第一乐章
这部作品各乐章的曲式结构运用也有很多特点。无论是奏鸣曲式还是复合曲式,都在保持传统规范化曲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第一乐章,图式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很明确,从图式中可以看出各曲式部分的组合仍保持了传统奏鸣曲式的模式。但有一些特点是值得研究的,首先来看呈示部。由于第一乐章具有抒情歌唱性(4/4拍),因此主部主题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