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精选】.doc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精选】.doc

O(∩_∩)O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Ⅰ 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亲自阅片,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树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该大纲根据教材、讲议、理论教学大纲及教学片进行编写,每次实验课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结合临床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实验教学学时为116学时,分58次。 四 使用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白人驹,2版,2006年;《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5版,2003年。 Ⅱ 正文 实验一 传统X线成像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X线的图像特点,如何观察X线片,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 二 教学要求 掌握看片方法。 掌握病变的分析要点。 熟悉X线特性、天然对比、人工对比 了解传统X线片与数字X线的区别。 三 教学内容 看片方法:注意检查时间、摄影体位和部位、摄影质量、看片顺序。 X线特性:思考人体结构为什么能成像。 天然对比:(胸部正位片、腹部平片、胫腓骨正侧位、膝关节等)观察人体组织密度差异。比较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密度。 人工对比:了解各种造影检查方法及目的。 病变的分析要点:思考从哪些方面描述病变。 传统X线片的显影、定影的原理。 实验二 数字X线成像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PACS的临床应用。 二 教学要求 掌握数字X线成像与传统X线成像的区别。 熟悉数字X线成像包括的内容。 了解CR、DR、DF及DSA图像。 三 教学内容 比较数字X线片与传统X线片: 观察CR、DR、DF片。 观察同部位血管造影片、平片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 观察有病变的教学片四份,总结病变的分析要点 实验三 总论CT成像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CT片、熟悉各种组织CT值。 二 教学要求 掌握CT图像的阅片方法。 熟悉CT的检查技术。 熟悉CT的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CT的成像原理。 三 教学内容: (一)CT的看片方法。 (二)CT图像特点。 (三)CT值的测量与应用,测量骨骼、软组织、血肿、水、脂肪、气体等的CT值,(CT值单位HU)。 (四)CT增强扫描的应用。 (五)观察HRCT,并与常规CT对比。 (六)观察容积效应。 (七)观察移动伪影。 (八)CT的临床应用。 实验四 总论MRI成像 一 教学目的 认识MRI图像,识别各种序列图像,认识异常信号。 二 教学要求 掌握T1、T2加权像的特征及长T1、长T2信号的含义。 掌握常见病变的信号特征。 熟悉常见解剖部位的MRI影像特征。 熟悉MRCP、MRU、MRA图像特征。 了解MRI成像原理。 三 教学内容: MRI的看片方法。 MRI的图像特点。 常见部位正常MRI图像:头颅、脊柱、腹部、盆腔、大关节 常见病变MRI图像:肿瘤、水肿、出血、坏死。 观察MRCP、MRU、MRA图像 实验五 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 一 教学目的 认识胸部正常X线解剖 二 教学要求 熟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乳房及乳头和胸廓骨骼的正常X线表现; 掌握肺门、肺纹理及叶间裂的形态分布特点,肺叶的解剖分布 熟悉胸部侧位X线片上的解剖结构; 熟悉膈肌的正侧位表现、纵隔分区; 了解检查方法。 三 教学内容: 辨别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乳房及乳头; 认识胸廓骨骼:肋骨的走向、肋骨计数、锁骨、胸骨和胸椎的显示情况、肩胛骨的投影、肋软骨钙化。观察人体胸廓骨骼的正常变异,包括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等。 观察膈肌的形态、位置,心膈角、肋膈角的钝锐,比较两侧膈肌的高低;观察膈肌变异,包括局限性膈膨出、波浪膈、膈膨升等。 观察两侧肺野透明度是否一致;并进行肺野的分区(九分区法)。 辩认肺门结构(两侧肺门的主要血管)。 观察肺纹理的特点。 观察肺叶,认识副叶(奇叶)。 观察纵隔肺交界面,各段的解剖投影名称;在胸部侧位上对纵隔进行分区。认识小儿胸腺。 实验六 呼吸系统正常CT表现 一 教学目的 认识胸部正常CT解剖 二 教学要求 掌握正常胸部CT横断面解剖,重点是纵隔窗及肺窗的各个代表层面所显示的解剖结构; 三 教学内容: 肺窗(W1200 C-600)观察内容。 气管层面。 气管隆突层面。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