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全氟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及迁移-极地研究.PDF

南北极全氟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及迁移-极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北极全氟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及迁移-极地研究

第 2 1卷第 3期 极地研究 Vol. 2 1, No. 3 2009年 9 月 CH IN 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Sep tember 2009 研究论文 南北极全氟化合物的含量 、分布及迁移 武晓果  谢周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合肥 230026) 提要  全氟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工业和 日常生活中。近年来 ,发现该类化合物对人体和生物体有 较大的毒性 ,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其污染程度的高度关注 。最近 ,从南极和北极的一些生物体内 也检测出了全氟化合物 。这表明该类化合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性的持久的有机污染物 , 因 此 ,应该对其含量 、分布 、迁移和转化机制进行必要的研究 。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污染  极地 1 全氟化合物概况 ( ) 全氟化合物 Perfluorinated compound s, PFC s 指的是烷基化合物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 ( 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化合物 。全氟化合物大概分成两种 :全氟酸物质 p erfluorinated ) ( acid s 及其前端产物 。全氟酸物质又分成全氟磺酸物质 p erfluoroalkyl su lfon ic acid s, PF ) ( ) SA s ,如 PFO S和全氟羧酸物质 p erfluorocarboxylic acid s, PFCA s ,如 PFOA 。PFC s的主要 生产方法是电化学氟化法和调聚法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副产物 ,所以环境中的 PF C s种类较多 。经常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中被检出的一些 PFC s化学式和名称列于表 1。   由于碳氟键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 [ 1 ] ,因此 , PFC s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能 够耐受高温 、光照 、化学 、微生物和高级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而很难分解 ,在环境中可以持 久存在 , PFC s的生产历史已经有 50 多年 。从 80 年代早期开始 , 以工业为主的消耗逐年 递增 [ 2 , 3 ] 。据估算 ,在 2000年 ,美国 PFO S的年生产量大约为 2943 吨 [ 4 ] 。由于 PFC s亲水 亲油性都很弱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生活日用品等方面 。常见的用途有 :纺织品、皮革 制品、家具和地毯等的表面防污处理剂 ,产生泡沫的灭火剂 、地板抛光剂 、农药和灭白蚁药 剂 。另外 ,还用来生产合成洗涤剂 、义齿洗涤剂 、洗发香波及其他表面活性剂产品。一些 用 PFO S合成的特殊洗涤剂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 、移动 电话及 电子零配件生产领域 。 [收稿 日期 ]  2009 年 1月收到来稿 , 2009年 5 月收到修改稿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基金 200354 ,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基金和 国家 自然基金 ( ) 4077600 1 资助 。 [作者简介 ]  武晓果 , 1982 年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从事极地大气环境研究 。 [联系作者 ]  谢周清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从事极地环境研究 , Em ail: zqxie@ u stc. edu. cn。 198 极地研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