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环境的起源及相关文献.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感官环境的起源及相关文献

多感官環境的理論與實務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起源  1970 :Jan Hulsegge Ad Verheul , Snoezlen 『snuffelen 』和 『doezelen 』 結合迪斯可的視覺、聽覺環境以及安全遊樂的 設備而創造出來的多感官環境  ROMPA  1987 North Derbyshire, Whittington Hall, Joe Kewin,UK 目前三十多國數千個機構使用 由於人類活在充滿感官刺激的環境可以學習, 但重障兒之感官處於沉睡狀態,須靠外力喚醒 才可能開始學習, Snoezlen的佈置與應用正符 合此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定義 在房間中利用燈光、聲音、香精、軟墊等物經過 刻意佈置,老師或訓練安排適當活動以激發視覺、 聽覺、觸覺與味覺刺激,達到放鬆、刺激、溝通、 互動及其他效果  對多障與重障兒不能從自然環境從事探索,的確 提供有價值的資源(Hirstwood, 1995) 在信任與放鬆氣氛下的愉悅感官經驗 在特殊安排的空間刺激原始的感官,並不一定非 要有認知活動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多感官環境的重要性  1960年代的研究顯示如果很少有持續或頻繁的適 當刺激經驗,可能導致焦慮、有壓力、退縮、動 機低落、好動與行為問題等負向的心理結果 (Zuckerman, 1964)  Baillon, van Diepen與Prettyman (2002)提出 有意義的刺激量與刺激的變化對重/多障者都很 重要 重 /多障者在生理、心理或認知能力的損傷,如 此先天上的失調導致沒有能力知覺到所接收的刺 激,再加上後天上又有因為長期在沒有變化甚至 於在缺少刺激的教養院或特殊班中,一樣也可能 導致負向的結果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Dorchester Curriculum Group, 2002  在持續不斷地獲得新的技能、知識和理 解。  在新的情境中展現新的反應。  發現或學習新的溝通方式。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教學假設為 所有的學習者在 『持續性學習中』能夠且確實可能學習 新的知能,既使重度多重學習障礙的孩子,也可能隨著 『持續性學習』而有所進展(Dorchester Curriculum Group, 2002)。  多感官環境概念建基於透過我們的五官與皮膚去感受生 活中充滿聲光、味道等混雜感覺的世界(Hulsegge Verheul, 1987),Schofield (1996)進一步認為多感 官環境的目標是要將感官使用到極致  ㄧ般兒童出生後的活動是由感官經驗開始的,但是重度 障礙兒童在感官、肢體上有障礙或有學習困難,不能像 普通孩子一樣活動自如,因此限制了他們去使用自然環 境來放鬆,以至於缺乏從日常生活中獲得經驗的機會, 對不能從自然環境中從事探索的多障與重障兒童,能在 多感官環境中信任與放鬆的氣氛下獲得的愉悅感官經驗 (Hirstwood, 1995) 20108/13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多感官環境促進使用者  感官的發展  手眼協調  因果的鑑識  溝通的發展  掌控感  放鬆  被動的刺激進入感覺  更高層次的 學習 Pagliano (1999) 20108/13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