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写作教师专业成长有力翅膀.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勇写作教师专业成长有力翅膀

课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做’是‘写’的前提。” 因为是“做”出来,因此鲜活无比;因为是“做“出来的,因此我可以说得言之凿凿,写得有声有色;因为是”做“出来的,所以我才会在芸芸众生中个性鲜明,脱颖而出。所以,我认为,一个的写作史,就是一个生活史,就是一个人的实践史,就是一个人的创造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我的写作立场 送给年轻教师“三句话” 第一步:学说别人的话 只有正确理解别人说的话,只有融会贯通好别人的话,只有说好别人的话,才能形成正确的研究取向! 第二步: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话 ●写作要有理路,用理性去规划感性 ●写作要有逻辑框架时,要学会欣赏相关的研究,要超越相关研究 ●写作要走主流路线,不要特立独行 “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有了出发点,才能步步为营,临危不乱;有了立足点,才能脚踏实地,茁壮成长;有了支撑点,才能捭阖纵横,左右逢源! 第三步: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聚焦一处写 扣住一点写 写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写出自己的课程立场 个性化是课程的生命之所在,精彩之所在!做课程不是要说“普通话”,而是要说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方言”——即一家之言,率性之语,尽管话不能“说尽”,但我们一定要“穷尽”! 尽管“我”的话语有些稚嫩,但是它肯定是一些强势话语的必要延伸,也必定是主流话语有益补充,如果没有这些置于探索之中的稚嫩话语,就不会有教育百花园中的万紫千红。一篇文章可以修改一千次,但决不可丢掉自己原初的构想,一项文章即便引用一百次大师的原著,但决不能让名家的光环遮蔽自己的鲜活的存在。 结 语 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翅膀” ——我的“童化作文”写作 无锡市新区教培研中心 吴勇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撰文:“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习作研究在局部有进展、有突破。例如童化作文、快乐作文、生活作文、开放作文、个性化作文以及作文教育等等,但在全国范围看,习作教学研究尚未形成气候。” 我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童化作文” “童化作文”课程的建构、实践、总结离不开写作 我的专业写作“三条链” “问题链” ——“童化作文”源于真实的教学问题 ●问题一:你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没有完整的实践规划,是想到哪就做到哪,怎么想就怎么做。一年后,有人问我,“童化作文”是怎么做的?于是我就开始对传统的习作理念进行整理,对一系列“即时性”的案例进行梳理,形成了2005年“教海探航”征文《“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 ●问题二:为什么要这样做? 《“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这篇文章发表后,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随即进行了全文转载。“童化作文”开始有了一些影响。这时一些报刊杂志对童性教学提出了质疑:学科教学应当有自己的坚守,怎么能一味地迎合儿童呢?有一位学者撰文提出了《“童化作文”的三个问题》对于这样的质疑,“童化作文”教学必须做出应对,否则传统习作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就会在“童化”中走向沦丧!于是我的实践与思考再一次出发了,一年后,我写出了《童年:习作教学的一片芳草地——在儿童视野下的习作教学的重构》。这篇长达10000字的文章被《湖南教育》作为专题刊出,随后,我又写出了《“童化”:习作教学的理智跨越——对“童化作文”教学真义的追寻》 ●问题三:怎样做才更合理? 2008年5月,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我校举起“童化作文”主题教学研讨会,会上一味代表向我提出,提倡“童化作文”教学,是否意味着放弃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另起炉灶?我知道他的疑惑是有根据的,在我校提供的八节观摩课中,只有一节是教材上的。这个问题 “童化作文”必须用实践做出回答。于是另一篇文章《主题单元:行走在课程视野中的习作教学——“童化作文”课程的建构》便在那是埋下了伏笔! ●问题四:怎样做才更简单? 随着“童化作文”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叫“童化作文”,“童化”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有人经常将“童化作文”误解为“童话作文”。随着五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我想此时此刻,应当对“童化作文”理念做一些核心性的界定,使之”变得简单,变得简洁,变得简练,于是完成了《儿童写作:一种真切而朴素的教学走向——我的“童化作文”教学观》 这些问题的发生,其实就是“童化作文”教学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童化作文”十年来行走的最坚实的轨迹,也是十年来推动我不断建构不断跨越的最真实力量! 因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我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先后成为《作文教学研究》《新作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的封面人物,并且先后被教育部《基础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