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实(汇报)-医学课件.ppt

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实(汇报)-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实(汇报)-医学课件.ppt

01 循证的背景和概念 02 03 04 05 汇报内容 证据的特征 案例分析 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证据的应用 01 循证的背景和概念 02 03 04 05 证据的特征 案例分析 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证据的应用 背景一 信息的海洋--- 全世界每年有1000多万医学论文发表在25000多种生物 医学杂志上; 每年约1540万项研究摘要被收录入Medline数据库中; 约35000项研究在Cochrane协作网中注册; 2005年全球护理专业期刊近500册,国内27册; 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面对如此多的专业文献,且文献数量在不断的 增长,而从事卫生保健活动的临床专业人员却 很难有时间从中选择并阅读对他们有用的文献, 因此,有了“循证”的提出。 背景二 “循证”就是围绕某一专题对全球所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然后根据系统评价形成浓缩性的专业信息和知识,并通过这浓缩性的专业信息和知识提供给实践中的卫生保健人员。 循证护理(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源整合成为最佳的证据,来制定病人的卫生保健计划,EBN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 概念-循证护理 * 循证实践 (EBP)是指以实证为基础的实践。指卫生保健人员将所能获得的最佳科学实证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进行系统结合,并参照患者的意见,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概念-循证实践 核心思想:是卫生保健领域的实践活动应以客观的研究结果为决策依据。 * 循证护理实践(EBNP)国际护理荣誉学会(2003 年)将其定义为:综合相关的最佳研究证据、护理 经验,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取向与价值观成为新的 护理知识。 概念-循证护理实践 * 01 循证的背景和概念 02 03 04 05 证据的特征 案例分析 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证据的应用 循证护理起源于循证医学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 Archie Cochrane根据医疗卫生领域研究论文数量日益增多, 信息传播迅速,但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提 出“对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系统评价”, 从而唤起了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对系统总结、 传播 和利用临床研究证据的极大兴趣和重视。 循征护理的起源 * 循征护理的发展 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著名内科学家 David Sackett正式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 1992年英国成立Cochrane中心 1993年在英国成立世界Cochrane中心协作网 并首次提出“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 * 循证护理的发展 * 循征护理的意义 * 01 循证的背景和概念 02 03 04 05 证据的特征 案例分析 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证据的应用 来自临床护理 实践中的问题 术前需要采用剃毛的方式备皮吗? 术前禁食水的时间要求是多少? 保留导尿管更换的时间是2周吗? 集尿袋需要每天更换吗? 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连续吸痰的次数有限 制吗? 压疮患者的创面用鹅颈灯烤,对吗? 对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皮肤定期进行按摩,对吗? 是否应该对ICU躁动的患者进行约束? ICU患者的眼睛护理有何要求? 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 对问题的分析 临床证据的特征 * 证据的等级性 原始研究 RCT 类实验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 基础研究,按例报告,专业共识,专家意见 系统评价 证据摘要 专题证据 汇报总结 决策支 持系统 证据金字塔 证据5S模型 如:PACES 如:临床实践指南 如:Evidence summary * 证据分级:质量等级和推荐等级 推荐等级 证据质量水平的分级 A Ⅰ级证据: 对多项RCT的系统评价(Ⅰ-a) 单项高质量的RCT(95%CI较窄)(Ⅰ-b) B C Ⅱ级证据: 高质量的CCT,多项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Ⅱ-a) 高质量的类实验研究,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欠佳的RCT,如随访 率80%)(Ⅱ-b) Ⅲ级证据: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Ⅲ-a) 高质量的单项病例对照研究(Ⅲ-b) D Ⅳ级证据: 权威专家报告、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欠佳的病例对 照研究 Ⅳ级证据: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非证据的指南 * 来源于Ⅱ、Ⅲ类证据。证据中 度有效,可考虑应用。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