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民社会与社区参与从心态期待到空间让渡-政治大学.PDF

公民社会与社区参与从心态期待到空间让渡-政治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民社会与社区参与从心态期待到空间让渡-政治大学

‧公共行政學報‧第 三十期 議題評論〈 〉 民 98年3月 頁 131-148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 ─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 ** 李宗勳 《摘要》 在探討從過去的公民 、現在的公民及未來的公民時須兼顧現象 、本質 與條件 ,特別是如何形塑 「公民環境論」,從上位的政府心態調整開始 , 並逐漸從 「心態上期待公民」提升暨增量為 「環境上讓出空間給公民 」, 政府扮演帶領角色 ,惟重要的是民眾的推動 ,也就是說要同時兼顧動能及 量能 ;其次 ,便是如何來 「形塑公民」。本文將針對當前相當盛行之公民 社會中社區參與的理論與實務進行引介與省思 ,並以社區安全治理剖析社 區參與如何能由 「公共選擇」的基礎參與層次逐漸提升為 「公共判斷」的 更高層次參與 ,並同步檢視公部門如何由心態上不排斥公民參與到積極期 待 ,進而在治理環境上讓出空間給公民實質投入 。也將強調協力領導是一 種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係 ,也是一種彼此生命的分享 ,既能實踐自己的工 作理念 ,又能造福他人 ,唯有建構 「比 市塲 機 制及 層 級節 制更 深層 的 社 會 特約論文 * 本文初稿想法曾發表於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於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假該 校民生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之 「二十一世紀公民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 感謝施能傑教授之評論建議與孫同文教授之與談回應 ,均有助於本文作為進一步匡正參 考 。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央警察大學 「安全管理研究中心」推廣服務 組召集人、「內湖社區安全暨健康協進會 」常務理事暨總企劃 , e-mail: una231@mail.cpu.edu.tw 。 ‧131 ‧ ‧公共行政學報‧第 三十期 民 98年3月 價值 」,公民參與才能長久並經得起對話與檢驗。本文比較多從社會與社 區的參與需求角度撰寫 ,而訴求的主要對象為公共管理者,期待透過政府 部門主動積極的規劃公共參與機制與協力治理事務 ,蓄積充足 公共生命力 的 「量能 」進而引領提升民間參與的動能 。 關鍵字[ ] :公民社會 、社區參與 、公共空間、公共判斷、協力領導 壹、前言─公民社會的參與 ,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需要讓渡 筆者在去 (二○○八)年十月下旬獲國科會補助前往紐西蘭基督城參與 「第 1 17 屆國際安全社區研討會」發表論文並進行全球推動經驗交流與討論 , 其中加拿 大安全社區協進支援中心主席 Paul Kells 以 「安全社區公民—需要培育並非天生如 此」(Safe Community Citizens: Made not Born )為題發表主題演講表示 ,公民參與 需要經由要求而給予參與 (engagement by demand ),他強調社區參與需要從一種 「文化轉型」(culture transformation )的新視野進行公民對於安全社區科學的 「大 腦改造」(brain surgery ),經由態度改變與價值認定而讓民眾從過往等候差遣到 積極投入參與問題認定與方案規劃 ,一起打造安全社區 (doing a “safe community” )不僅只是單純 「參加」方案之執行而忽略 「參與」認同與價值實踐 。 而Deborah Stone (1988: 149-150)在成名作 《政策弔詭》 (Policy Paradox )探討 安全的需求議題時 ,凸顯了人不但有需求 ,還有對自己需求的想法 ;彰顯需求是最 低限度存活的概念同時涵蓋了象徵面向及身分認同等 ,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