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项目安全风险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药安全性评价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重大食品事故引起的深思 学 院: 药学院 专 业: 09中药(2) 方 向:中药商品与临床应用 一、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方能无患,环视中外,“食”之今日已不安矣! 早在 2500 年以前,孔子就对自己的弟子们讲授过“五不食”原则。即“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有着几千年食文化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危机事件,近年来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呈现出井喷之势。 2006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6月份的福寿螺事件;7月份的“人造蜂蜜”事件;8月份的毒猪油事件和“口水油”沸腾鱼事件;9月份的瘦肉精中毒;10月份的大闸蟹致癌事件;11月份的“苏丹红”鸭蛋事件、“磕药”的多宝鱼和有毒的桂花鱼事件;12月份的陈化粮事件等等。 2007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事件;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事件;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事件;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事件;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事件;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事件等等。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将食品安全问题推至顶峰,时间推至2011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3月15日的双汇瘦肉精事件;5月19日雨润烤鸭问题肉;5月24日“塑化剂”风波;8月17日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8月8日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9月19日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10月进口奶粉死虫活虫;11月9日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10月19日速冻食品病菌门;11月28日可口可乐中毒;12月南京查处鸭血黑作坊。这些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行业危机,还引发了政府治理危机、社会危机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如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民生关注的焦点话题,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作为生存必需品的食品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食品关乎到人的生命安全,然而食品行业却具有外部性、专业性、信息不对称性、公共物品属性等特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此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公共管理目标之一。纵观以上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过去政府采取的是“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己不能适应当前形式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三聚氰胺的漏检己经把这种监管方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因此一种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监管方式的运用迫在眉睫。试想如果我们早就有食品安全预防体制,并且配备专门的机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三聚氰胺能侵蚀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吗?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了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1991年至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关贸总协定(GATT)针对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会议最终形成了风险分析的框架体系。 风险分析包括以科学为依据的风险评估,以政策为依据的风险管理和整个风险分析中对风险信息和观点的风险交流。分析框架确认后,世界各国都踊跃地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首先,各国纷纷在法律中强调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如1996年,美国((食品质量保护法》(TheFoodQualityProteCti.nACt)强调了风险评估;2002年生效的《欧盟食品基本法》规定了欧盟食品安全风险制度;2003年日本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法律也强调今后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必须基于风险评估来进行。其次,各国迅速地建立起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如日本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成立了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分别负责风险管理;在美国,农业部下设了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在德国,也有专门负责风险评估的联邦风险评估研究院和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办公室。与此同时,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运作机制方面,各国也采取了很多行动,如美国以总统计划来指导各部委之间在风险评估事务上的协调与合作。从中我们可以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运用。 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的建立还刚起步,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引入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但这个制度如何具体实施,还没有细致的规定,因此,如何落实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就成为了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函需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法律依据什么、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主体是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怎么进行?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将面

文档评论(0)

小屁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