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pptVIP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拓展归纳]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 经营 形态 经营 方式 特点 产品 用途 流通 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大作坊生产,资金雄厚,规模大,不以营利为目的 产品精美,政府、皇室专用 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主导地位  经营 形态 经营 方式 特点 产品 用途 流通 方式 地位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规模较大,资金雄厚,以营利为目的 产品用于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以后占主导地位  家庭 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  规模小,没有太多的资金,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 剩余部分出售 作为农户的副业,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演练 命题热点]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 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解析:选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说明了一农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推广。 B 2.(2012·广州调研)《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 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 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 解析:选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土地买卖也就是土地转让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因此,D项表述错误。 D 3.(2012·浙江高考)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 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选  “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C [点击 命题角度] 视角一 先秦诸子思想 [例1]  (2012·山东高考)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 解题时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与道家“无为”的政治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与儒家维护等级秩序的“礼”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墨家代表下层民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讲求实际功利,与材料中“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不符,故C项错误。因此选D项。 [答案] D [拓展归纳] 用阶级分析法认识先秦诸子思想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诸子百家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也因此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学派代表 代表利益 特点 道家(老子) 奴隶主 贵族 体现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 儒家 孔子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孟子 新兴地主 调和矛盾,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荀子 墨家(墨子) 小生产者 渴望社会安定 法家(韩非) 新兴地主 君主集权、法治 视角二 先秦两汉儒家思想的发展 [例2]  (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