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文综湖北卷政治学科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PAGE
PAGE 17
2008年高考文综湖北卷政治学科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武汉市教科院 张祖涛
武汉市黄陂第一中学 江传佳 武汉市黄陂补习学校 沈国胜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结构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卷第Ⅰ套),全卷共39道题,满分300分。包括选择题35小题,140分;非选择题5小题,160分。政治学科分值均为100分,包括选择题12题(24~35题),共计48分;非选择题包括一道学科内综合题(38题)和一道跨学科综合题内的两个小题(39题第(5)(6)小题,共5个小题,计52分。
与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卷第Ⅰ套)相比,政治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选择题题数与非选择题小题数,总题量与总分值,学科内三个学科中的比重保持不变(哲学常识36分,经济常识34分,政治常识30分,基本维持35:35:30的比例)。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在选择题与主观题的分值上有微调,经济常识选择题由4题增为5题,分值由16分增为20分;非选择题则由2个小题减为1个小题,分值也减少4分。政治常识则相反。
表1 2008年政治试卷结构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题号
24、25、26、27、28;38(1)14分
29、30、31、32;38(3)10分;39(6)10分
33、34、35;38 (2)8分;39(5)10分
题量
6题(选5题、非选择题1题)
6题(选4题、非选择题2题)
5题(选3题、非选择题2题)
分值
34分
36分
30分
【二】试题特点
试题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风格,坚持能力立意,做到了稳定中调整提高,更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第一,关注社会生活,反映现实,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
命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以党的十七大精神、货币贬值、结构调整、不正当竞争、对外贸易、春季雪灾、科技创新、公民参与立法活动、中日关系解冻、世界粮食危机、中央“一号文件”、民族问题等现实问题为题材,结合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指出的是,试题第38题第(3)小题除了考查对政治常识理论的理解外,还要求考生列举具体事例来支撑相应的理论观点,实现了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直接考查。这一考查方式突破了以往把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进行隐性考查的方式。
第二,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知识的整合、拓展、理解与应用。
强调基础知识的整合。如选择题第25题,将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变化综合起来进行考查,对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运用提出要求。如非选择题第39题第(5)问,在分析为什么要长期坚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既要从历史与现实国情(客观依据)分析论证,又要从制度的优越性(现实意义)分析论证,还要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法律制度(法理依据)分析论证。
要求书本知识的拓展。如非选择题第38题第(1)问(“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第(2)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免除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第(3)问(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等。
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每一道试题中。简单的再认、再现类试题比重越来越少,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调动与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表2 政治学科试题考查的知识分布表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选
择
题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市场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进出口贸易
人与自然的矛盾、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有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外因对事物变化的重要影响
我国与西方政体的本质不同(国体)、地方人大的立法活动原则和职权、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教材
第一、二、三、四、八课
第一、二、四课
第一、二、五课
非
选
择
题
三农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国家职能;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教材
第四、五、六课
第一、二、六、八课
第一、三、四课
第三,坚持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素养,考查学习能力。
试题(特别是选择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
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侧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非选择题的问题设置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审题能力。首次出现“举例说明”类的开放性设问。
第四,体现教育引导功能,试题宣扬国家意志,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求。
试题选材虽没有像以往那样引用经典名句或文言文,运用诸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2-2012年戒赌求助个案总数.PDF
- 2006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PDF
- 2009-2012年中成药行业竞.PDF
- 2009级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招生简章.PDF
- 2010中外经贸项目交流会活动方案.doc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doc
- 2012-201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申请理由及填写要求.doc
-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PDF
- 2012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分析.PDF
- 2012——2013学年初二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