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微波系统-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PPT

全台微波系统-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台微波系统-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

組員: 許朔僑 張簡立豪 李櫻萩 朱佳蓉 王瑞苓 電子2A 9552011 許朔僑 微波系統(多路多點分配業務)是一個寬帶無線點對多點的規格,利用超高頻通訊。 微波系統的運作,是以催化裂化領有牌照的頻率。 催化裂化劃分將美國一分為雙向可控矽的(基本營運區)和拍賣的權利轉交對微波系統頻帶的每一個方面,以微波系統服務供應商。 微波系統有時擴大到點對多點微波分配系統還是多通道多點分配系統 商業無線電廣播開始於一九二○年,當時使用的中頻 (MF, 即英文 ” 中頻 ”medium-frequency 的縮寫 ) 無線電信號,傳播距離可達 1,000 哩。不久以後,業餘短波無線電愛好者發現了高頻 (HF) 無線電波段,可讓信號傳播到很遠的距離,因而用於世界通訊。接著又發現特高頻 (VHF) 波段,但不能環繞地球的曲面而傳播。因為這種情形,再加上短波波段過於擁擠,電訊工程師於是決定將特高頻供電視廣播使用。但特高頻波段很快又擠滿了,所以再轉而使用超高頻作電視廣播今天,特高頻主要用於與地面指揮站之間的流動通訊網,超高頻用於電視廣播。由於目前各種波段變得越來越擁擠,需要尋找頻率更高的波段,結果是導致了微波波段的使用。 微波的波長非常短,短到一秒鐘可以有數以十億計的微波通過一個定點。使用微波通訊的好處,是可以把微波聚成像手電筒光束那麼窄的無線電波束。因此,微波在地面通訊站的截拋物面天線之間發送時,能夠以極高的效率輸送信息例如,從 100 呎的高塔上可以把信息定向發射到 100 哩以外直徑幾呎的截拋物面天線。此外,微波所需要的發射功率不大,而且能輸送大量資料。 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海岸阿曼的微波天線,與太陽能供電的發射機相連接. 微波的發展是與無線通信的發展是分不開的。1901年馬克尼使用800KHz中波信號進行了從英國到北美紐芬蘭的世界上第一次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波的通信試驗,開創了人類無線通信的新紀元。無線通信初期,人們使用長波及中波來通信。20世紀20年代初人們發現了短波通信,直到20世紀60年代衛星通信的興起,它一直是國際遠距離通信的主要手段,並且對目前的應急和軍事通信仍然很重要。   微波通信是二十世紀50年代的產物。由於其通信的容量大而投資費用省(約佔電纜投資的五分之一),建設速度快,抗災能力強等優點而取得迅速的發展。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產生了傳輸頻帶較寬,性能較穩定的微波通信,成為長距離大容量地面幹線無線傳輸的主要手段 。 國外發達國家的微波中繼通信在長途通信網中所佔的比例高達50%以上。據統計美國為66%,日本為50%,法國為54%。我國自1956年從東德引進第一套微波通信設備以來,經過仿製和自發研製過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在京津之間的同軸電纜全部斷裂的情況下,六個微波通道全部安然無恙。九十年代的長江中下游的特大洪災中,微波通信又一次顯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在當今世界的通信革命中,微波通信仍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通信手段之一。 衛星通信 何謂衛星通訊 衛星通訊包含了太空通訊,行動通訊,微波通訊,導航系統… 等通訊設施與技術,生活中的手機.電話也 都與它有所相關,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 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 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 高,但是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 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 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只要三個通訊 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通信衛星在一般人的生活中所提供的功用,最明顯的要算收看電視,前一陣子流行的小耳朵,便是衛星廣播節目的應用。或者電視台經常使用的SNG轉播車,透 過衛星連線,只要車子到得了的地方就可以為突發的新聞事件做即時的轉播。 人造衛星的由來 自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一號 ,人類由飛行世紀進入了太空時代。緊接著,美國也在1958年發射「探險家一號」,成功把它送入地球軌道。從那時候開始,太空科技便一直領導著人類其他科技領域向前邁進。不但美蘇雙方展開太空競賽,其他國家,如英國、加拿大,和義大利等國也紛紛利用美國製造的火箭,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來從事種種的科學研究和計劃。到目前為止,單就以公開的資料來統計,送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已數以千計了。 中華衛星一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民國88年1月27日由美國的雅典娜那一型火箭裝載,在美國的卡那維爾角發射基地順利升空 在歷經近五年半的任務運作後,太陽感知器 因老化而失效,致使衛星無法控制 結論 : 衛星通訊的發展在二十世紀末又有了重大變化。衛星通訊高頻寬、高傳輸速率 的特性,受到青睞;而衛星的個人行動通訊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