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遗传育种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遗传育种技术;概 述;一、作物进化与马铃薯的遗传改良 (一)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各种作物都是从野生植物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发展过程为进化过程。 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而人工进化则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所有作物都是起源于其相应的野生植物,经历了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野生植物经驯化成为作物,又从古老的原始地方品种经不断选育发展为现代品种。虽然人工选择的目标性状如涉及高产、优质等许多性状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有不同程度的矛盾,但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变异如活力、结实性,对所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胁迫因素的抗耐性等,也都是人工选择的基本性状。 作为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其进程远比自然进化为快。马铃薯的育种也是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结合现代人工选择以创造和培育出新品种。;(二)遗传改良在马铃薯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的改良。从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作物,就显示出初步的、缓慢的遗传改良作用。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创造新的物种、新的栽培作物,并且对现有作物品种的改良。 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生产上所指的良种,应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在作物生产中,新品种的应用、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改善管理等方面,品种的作用最大。;优良品种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农产品的品质。 (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 (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优良品种对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和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在生产中可减轻或避免产量的损失和品质的变劣。;马铃薯的遗传改??更主要的作用在于: 提高其增产潜力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耐抗性等。随着遗传育种等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应用,遗传改良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当然马铃薯生产和发展还有赖于耕作和栽培措施的改进;因为遗传改良毕竟只是改良其生产的内在潜力,而改进耕作栽培条件可以使这种潜在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马铃薯通过品种改良与耕作栽培措施改进适当的配合,会使其生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二、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的研究应用 当前我国马铃薯的育种方法,从技术方面大体可分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育种三类。 (一)杂交育种 1.品种间杂交 品种间杂交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育种方法。它一般包括品种(系)间的杂交、自交、回交和杂种优势(指纯自交系间的杂交)等四种方式。;我国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马铃薯的品种选育工作,上世纪末已育成了100多个品种,其中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的,少部分品种由自交方法育成,如克新12号、克新13号等。 回交方法主要用于亲本材料的改良方面,很少用于培育新品种,现阶段主要利用回交手段进行新型栽培种的群体改良工作。;2.种间杂交(远缘杂交) 我国马铃薯远缘杂交,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人开始研究,经过多年积极探索,仅仅在近缘栽培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对新型栽培种的群体改良,筛选了一批有价值的优良亲本,并利用这些亲本培育出一些不同用途的优良品种,如东农304、克新11号、内薯7号、呼薯7号等。在野生种的利用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则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 而国外如欧美、前苏联等国育成的品种中,有60%都是通过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都具有野生种的血缘。如大白头翁、卡它丁、米拉等品种。;(二)诱变育种 1.辐射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育种一般包括电离射线(如X、γ、Co60)、紫外线、激光等离子束诱变等几种方式,还包括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太空辐射育种。我国马铃薯的辐射诱变育种取得的成就很小,进展也很慢,远不如其它作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只有鲁马铃薯2号等极少数品种是通过辐射方法育成的,而且仅局限于Co60的照射,其它如紫外线、激光等照射,以及等离子束、太空诱变育种等则未见报道。;2.化学诱变育种 上世纪50年代曾有人利用秋水仙素人工处理马铃薯块茎,希望获得诱变材料,但收效甚微。目前主要利用化学诱变剂来进行染色体加倍方面的研究,而用于育成品种方面尚无报道。 3.芽变育种 芽变育种指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优系,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可分为自然芽变和人工芽变。自然芽变作为一种育种方法,从40年代至今,仅有坝丰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