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热力分析(DMTA)在聚合物表征中的应用
引言
动态热力分析DMTA指的是在程序式的升温过程中测量物质在周期性振动负荷下的动态模量E’,损耗模量E”,和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聚合物表征中,它可以提供的直接信息有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力学内耗,玻璃化转变温度,次级转变温度,交联反应,特征频率和特征松弛时间等[1]。而且DMTA可以较精确地确定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损耗模量及储能模量。同时由于它是在Tg附近或者其他的状态转变区具有几个数量级的变化,因此相比用DSC,TMA了来测状态转变它的灵敏度较好。所以很有必要对其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一、聚合物的模量与损耗测定
模量和损耗是聚合物粘弹性的重要参数,用DMTA测试聚合物的模量,损耗与温度或者频率的关系可以分析它的使用温度和加工温度范围。温度很低,分子运动很弱,不运动,从而磨察消耗的能量小,内耗小。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快,应变能跟上应力变化,从而?小,内耗小。温度适中时,分子可以运动但跟不上应力变化,?增大,内耗大。对于频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下图是PET的拉伸模量与损耗模量与温度和频率的关系图。
图1:PET/纳米TiO2复合体系动态模量温度谱图
分别对纯的PET及PET/纳米TiO2(100/2)复合体系的动态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其温度谱如图1中的a,b所示,分别为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在固定频率下与温度的关系谱图。对于纯PET及PET/纳米TiO2。在玻璃区,复合体系的储能模量E’高于纯树脂,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这是由于无机刚性粒子的加入,在基体中形成了大量的界面结构,外力通过界面将应力传递到高模量的刚性粒子上,对增加体系的模量有利。与纯PET相比,复合体系的损耗模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低温区。大分子链在填料表面的物理化学吸附以及在填料表面的横穿结晶作用使分子链的运动和松弛作用受限。外力作用下使填料与基体以及填料粒子之间通过界面作用,相互摩擦消耗能量,从而增加了基体分子运动过程中的 耗能,使复合体系的损耗模量增加。这种低温损耗的增加对于材料韧性的提高有一定意义[2]。而吸音或者吸波阻尼材料就比较关注某一频率范围内的损耗,它将外加的机械能等通过分子内摩擦转变成热能耗散而表现出阻尼特性。用DMTA也可以用来对阻尼材料的研究。
二、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
图
图2 :PC/SMA共混物的tanδ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3]
图2中的PC和SMA(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都是非晶态聚合物,评价二者共混物相容性的常见方法是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SMA09、SMA12、SMA18(其中09,12,18为SMA共聚物树脂中马来酸酐的质量分数)的 Tg分别为131.2、145.9、158.4℃,SMA09在110℃左右还有一个小峰,可认为这是由于在制备马来酸酐含量较少的SMA树脂时有少量, 苯乙烯均聚物导致的。而SMA12、SMA18与PC的共混物只有一个峰,分别在153.5℃和156℃,并且这些玻璃化转变峰都比较尖,这说明SMA12、SMA18与 PC分散很细很均匀,共混物有很好的相容性; SMA09与PC的共混物有三个转变峰,分别在115℃、 135℃、149.8℃,这说明PC/SMA09共混物的相容性其它两种共混物差,也说明PC/ SMA共混物的相容性是随着SMA树脂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而变好。
三、聚合物的多重转变
DMTA除了可以研究Tg,结晶转变Tm以外还可以研究其他的次级转变,玻璃化转变Tg命名为α转变,而将低于Tg的转变以次命名为β,γ,δ,ε转变,这可以用来研究一些聚合物的性质。如下图所示的双酚A的抗冲击能力研究。
图3:双酚A的DMTA温度谱
图3中双酚A的DMTA温度谱图展示了双酚A具有玻璃化转变外,在低温阶段还具有β次级转变。这个次级转变的原因是双酚A分子体积较大,转动时能够吸收大量能量。这个次级转变是聚碳酸酯在室温具有较高韧性的主因。
四、预浸料固化过程的研究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树脂基体的固化程度影响, DSC、红外光谱等传统的分析方法在树脂固化度较高的情况下测量精度明显下降,不能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的制定和优化提供足够的有效信息。而DMTA对预浸料固化程度的研究尤其是固化后期的固化程度变化能进行更好的表征[4]。
下图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固化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
图5
图5:恒温最大固化度随温度的变化
图4:恒温固化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
图4分析
式中:αmax为恒温过程得到的最大固化度; E’2nd r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