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满堂支架安全实施细则-工程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满堂支架安全实施细则-工程课件.doc

go ?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路段道路工程 高洞河35米单跨箱梁桥 满堂支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 ? 重庆渝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监理部 ? ? ? 目??????录 ?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工作依据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五、?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六、?巡视旁站部位和工序? 七、?监理安全控制 一、工程概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以下简称机东北线)位于中日产业园一期用地与民国一条街二期用地之间,设计道路范围总长约440.808m,标准路幅宽38m,双向六车道,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 道路于K4+530.135处设置1x3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一座,上跨高洞河。桥台采用桩承衡重式桥台。桥梁上部结构分为左右两幅,幅与幅之间通过桥面板及端横梁刚接成整体,每幅桥采用单箱三室断面,箱梁梁高1.9m,翼缘悬挑长度2.0、2.5m,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腹板跨中厚0.5m,支点附近腹板宽度渐变为0.9m。 1、周边环境 (1)现状区域情况概述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和平村7、8、9社。本工程所处位置起点处机场东联络线北线及御复路道路已经施工,终点处人高路、机东北线二期现为方案阶段。 高洞河呈S形由北至南横向穿过拟建道路,河沟宽约5~8m。道路全线均为新建,现状多为山体地貌,沿线有少量石土民房。根据重庆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总体规划,道路北侧为中日产业园用地,南侧为民国一条街二期用地。 (2)现状交通运输条件 本工程与已建机场东联络线北线及已建民国一条街一期工程相邻,御复路交叉口已经实施,交通较方便,比较利于道路建设。 (3)不良地质现象 场区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地下洞室,无地质灾害。场地总体上稳定性良好。 2、河流水文 工程区范围内分布的地表水体主要为高洞河,河水自北流入,途经拟建道路K4+460~K4+570一带,至场地南东侧流出,汇入长江。现状高洞河河面宽2~8m不等,工程区内河水深约0.5~2m,局部地段处于干涸状态。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年平均流量0.50m3/s,勘察期间实测水位为170.80~171.35m。 工程区属于丘陵剥蚀地貌,场地基本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地形坡角一般15~30°,局部地段大于30°,地表水排泄条件好,不易汇集下渗。场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及残坡积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土界面及裂隙面向低洼处排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水量较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浅部强风化带网状裂隙中,含水量较弱。 工程区无统一稳定地下水位,高洞河附近地下水位埋深4.00~5.20m,水位和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场区地下水总体较贫乏。粉质粘土层、泥岩及页岩赋存少量的地下水,砂岩裂隙中赋存一定量的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3、地基情况 (1)地质构造 工程区位于大盛场向斜东翼,区内无断层分布。在场地基岩露头区测得其岩层产状252°∠17°,层面较平直,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局部存在泥化夹层,属软弱结构面。 场地内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裂隙①产状114~135°∠62~83°,优势产状125°∠75°,裂隙间距0.5~3.0m,裂面较平直,延伸长度3~6m,张开度2~8mm,无充填或少许粘土质充填,局部可见铁锰质渲染。裂隙②产状25~40°∠60~70°,优势产状32°∠65°,裂隙间距2~6m,裂面较平整,局部微弯,延伸长度1~3m,张开度1~3mm,无充填。该两组裂隙的裂面结合程度均为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2)地层岩性 场地内地层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及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及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单斜产出。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根据回填物质来源、回填方式及回填时间不同,场地内素填土可分为两类。 ①类:分布于道路起点附近,暗紫红色、灰色为主,由粉质粘土及强风化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约30~35%,粒径一般3~44cm,局部块径达65cm。修建御复路时回填,采取分层碾压处理,结构呈稍密~中密状态。②类:分布于原居民房附近,杂色,由粉质粘土、砂泥岩碎块石及少量建筑垃圾组成,碎块石直径为3~38cm,含量约28~35%,人工无序堆填,堆填时间8年以上,结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