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措施防止灌草种选择的研究.docVIP

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措施防止灌草种选择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措施防止灌草种选择的研究

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措施防止灌草种选择的研究   摘要:指出了植物品种选择是工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关键,应从生态适应性、功能综合性、抗逆性等方面考虑选择。以金安桥水电站同时具有明挖和洞挖弃渣的渣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分析及灌草种适应性分析确定了适宜灌草种。灌草种发芽播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的10种参试灌草种自然发芽率最高的为高羊茅80.89%,除火棘外其余9种灌草种自然发芽率均大于75%;洞挖弃渣块石过多,灌草种保存率均低于30%,覆土后进行植物措施;明挖弃渣和弃渣覆土发芽率均大于60%且其56d苗木保存率均大于60%的5种灌草种为:紫羊茅、白三叶、黑麦草、高羊茅、白三叶,其播种后6个月苗木生长高度也较好。选择以上5种灌木、草本植物,可满足渣场边坡的防护要求。   关键词:水电站;弃渣场;植物防治措施;灌木;草本   中图分类号:S15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204-03   1、引言   水电站的开发建设扰动地表类型多样,隧洞涵洞开挖、边坡开挖以及取石场风化剥离产生的弃土、弃渣,运往固定点临时或永久存放就形成了弃渣场。在弃渣场坡面基本上为大块砾石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混合物所覆盖,大量的松散弃土弃渣堆置在沟坡河床等位置,弃渣堆积过程破环了原有岩土结构、地形和植被,且堆积坡度大,稳定性差,岩土侵蚀程度剧烈,类型多样,改变了原地貌的自然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恢复,而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复过程。本文研究各种备选灌草种,目的在于分析得出适宜作为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防治措施的灌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点   研究地所在区域属滇西纵谷山原区的中甸、大理高山中山峡谷盆地亚区地貌单元。地势北高南低,高程2000~3500m。水库金沙江河段呈南北走向,期间有多个“S”形弯道。枢纽区河段由北向南,河谷呈“V”形,枯水期江面宽20~lOOm。两岸地势陡峻,地面坡度在35°~42°之间,右岸有一平缓台地,地形坡度35°~42°。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是金沙江中游河段梯级水电站规划的第五级电站。本研究选择金安桥水电站工程同时具有明挖和洞挖弃渣的2#弃渣场边坡为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种子发芽实验   干热河谷气候的典型特征是“干”和“热”,主要表现为:全年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小、干湿季分明、蒸发量远高于降雨量干旱严重、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干热河谷的林草种应具备5个特性:①耐旱、耐热、耐瘠薄、抗逆性强、适生性广;②速生快长、萌芽力强、覆盖或郁闭性快,能在短期内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③自我繁殖和更新能力强;④具有结瘤固氮和改土功能;⑤有一定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植物品种一方面研究当地植物品种,另一方面引进一些理论上可行的植物品种。本次试验选择10种参试灌草种,为高羊茅(Festucaelate Keng)、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马蹄金(Dichondrarepens Forst.)、百喜草(Paspalum natatu)、紫羊茅(Festuca rubra Linn)、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 Linn.)、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in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 D Don),火棘(Pyracantha of ortuneana)。按照随机原则提取一定数量的纯净种子,按照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灌草种子经预处理后,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在室内培养皿进行3次重复播种发芽实验,测定自然发芽率,公式如下:   自然发芽率一正常幼苗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1)   2.2.2 播种实验布设   室外播种试验采用直径为25cm的透水花盆装土(渣),分别设置明挖边坡弃渣、洞挖边坡弃渣及洞挖弃渣覆土3种处理进行试验,测定10种参试灌草种在3种处理情况下的发芽率、播种56d后苗木保存率及播种6个月后苗木高度,分析确定适宜渣场边坡植物防治的灌草种。其中发芽率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率=正常幼苗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2)   3、结果与分析   3.1 自然种子发芽试验   实验目的是在室内标准条件下测定种批的最大发芽潜力,使测定结果能在最接近于随机样本变异的范围内重现,据此比较不同种批的品质并估计田间播种价值。10种参试灌草种子自然发芽率实验结果如表1。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