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
1.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 离太阳近 ②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 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 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 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 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④⑤ D. ①⑤⑥
2.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B. 砾岩、板岩、页岩
C. 砾岩、石灰岩、页岩 D. 大理岩、板岩、玄武岩
3.晚秋时节放烟幕能预防作物遭受霜冻,其原理是
A.浓烟可吸收大气逆辐射,提高气温 B.浓烟可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C.浓烟可反射地面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D.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冻害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处,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东南一西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南北
5.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交通 D.气候
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回答6—7题。
6.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A.大理岩 B.玄武岩 C.页岩 D.石灰岩
7.冰岛的活火山带两侧板块是
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右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
度可能是
A.5°N B.25°N
C.36°N D.42°N
9.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
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10.关于该山地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B.以南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
C.以南可种植荔枝,以北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D.以南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以北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1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图示的是(图中曲线分别代表高、低空的等压面)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013年2月2~7日的天气和气温(℃)情况。据此判断12—13题。
日期
2月2日
2月3日
2月4日
2月5 B
2月6日
2月7日
天气
雨夹雪转阴
多云
多云
雨夹雪
阴转多云
晴
气温
2~4
1~-4
3~-3
2~-2
0~-7
O~-6
12.影响该市2月2~7日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13.表中反映“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不是
A.“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B.“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C.雪反射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D.“雪后积雪融化要吸收热量
读图,完成14—15题。
14.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15.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平均气温,则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7.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读右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 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9.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