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中心伦理
科技與倫理 一、科技發展與資源開發:全球人文自然景觀賞析 二、資源定義與資源類型 三、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育 四、水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五、土地開發與生態環境 六、生態學與生態系統 七、環境價值與環境倫理 八、社會倫理與世界倫理 一、科技發展與資源開發:全球人文自然景觀賞析 科技發展與資源開發:全球人文自然景觀賞析 零度的風景 加拿大之美 台灣雪山真美 世界最高的橋在法國 世界建築史之最 世界成長最快的都市 黑山共和國 非洲 珍惜食物與水 二、資源定義與資源類型 資源(Resource)常被定義為:「物理環境中所能得到,並可滿足人類需要的任何東西。」就其使用意義而言,大多數資源是無法直接利用的,必須等到其附加價值提高後才變成資源。譬如說,地下水、石油與礦藏。有些資源則可直接利用,例如:空氣、水、土壤與植物等 。 若從資源屬性而言,生態環境資源可分為:生物相資源與非生物相資源。非生物相資源是指與土地利用相關的資源,又可細分為:(一)非生物性資源:譬如說,文化資源、生態資源與景觀資源等;(二)生產性資源:例如土地資源、水資源與礦藏資源等。 若從資源更替時間長短來看,則可將資源區分成三種:(一)永久性(Perpetual)資源:例如太陽能;(二)非再生性(Nonrenewable)資源:例如石油等礦產;(三)再生性(Renewable)資源:例如野生動植物等。 若依資源能否更新劃分,可分為:可更新資源(renewable resources)與不可更新資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可更新資源包括:太陽光、風與生物能,它們是具有潛力的能源。不可更新資源,或稱可耗竭資源(exhaustible resources),主要包括:礦物質、石化燃料,以及環境中有固定量的物質(一張紙)。 當物質變得愈來愈稀有時,其價格將會攀升,使採用這些資源的產品價格變得相當昂貴。後續影響結果可能有三: (一)為了控制這些資源,國際間將發生戰爭; (二)採用更具污染性的技術,企圖開發目前並不具經濟吸引力的資源; (三)被迫轉而採用一些可能更具污染性的新物質。 三、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育 從資源類型區分角度來看,有些資源因強調保育功能而有限制開發之必要。譬如說,非生物相資源中屬於非生產性資源。某些地區的景觀資源、生態資源或文化資源因長時間演變而形成,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宜保留其自然狀態。在生物相資源裡,為了免於生物受干擾、維持穩定生態系統與獲取最佳永續利益,也特別著重保育功能。 「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訂定與執行,例證生物相資源受立法保育的目的在於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在非生物相資源裡,屬於生產性的資源正是人類開發的對象,具有經濟開發的價值與潛力。其開發不僅促進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可帶來整體社區的繁榮。然而,開發過程可能對生物相資源與非生產性資源造成無可彌補的破壞。因此,資源是否開發,端視其價值判斷而定 。 四、水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美國水資源委員會所建議的環境影響分類,大抵包括6大類18個細項: 第一類:自然景觀與人類,包括A開發與綠野空間,B自然與優美河川,C湖泊,D海灘與海岸,E山區與原野地區,F河口,G其他自然美景區域;第二類:考古、歷史與文化,包括A考古資源,B歷史古蹟;第三類:生物、地質與生態,包括A 生物資源(1.動物;2.植物),B 地質資源,C生態系統;第四類:品質:A水質,B空氣品質, C土地品質;第五類:可恢復性考量,包括A可恢復性;第六類:獨特性,包括A特殊程度(Gloze, 1977)。 不同水資源開放計畫對環境有三方面的主要影響: (一)河川整治的環境影響:廣義的河川整治包括:河川污染整治工程、河岸美化與親水公園興建等。儘管河岸美化與親水公園興建的完工可提供多功能用途或提升環境品質,但施工也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二)地下水資源開發與環境問題:地下水超抽的可能影響包括: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鹽化、排水不良與房舍不適於居住等問題。 (三)水庫資源開發與環境問題:負面影響是:原有山谷地形景觀會變成湖泊景觀;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甚至消失;土地成為淹水地區;下游流量改變;魚類與野生動物遷徙路徑受阻礙,以及景觀改變等。 五、土地開發與生態環境 土地開發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層面包括: (一)地質:地球資源開發時,人類可能因不瞭解地質特性之限制,而引發斷層與地震、落坡運動、地層下陷或崩塌等環境問題。 (二)地形:人為開發活動所造成的地形改變之負面影響主要有三:1.破壞景觀;2.影響生態;3.帶來災害。 (三)水文:對於水文體系而言,不當土地開發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包括:1.水污染;2.引發水災;3.水資源使用失衡。 (四)土壤:對於土壤而言,土地開發使用可能造成三個負面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pptx VIP
- 8+新能源项目预收购(转让)协议.docx VIP
- SL∕T 617-202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pdf
- 2025年高考化学河北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天津《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DBT 29-210-2022.pdf
- 2010年考研英语二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4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轮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储存效期验证方案.docx VIP
- 电工仪表及测量第一章 测量与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ppt VIP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