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颈部及上肢血管.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颈部及上肢血管

颈 部 血 管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左右侧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和头臂干 位于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二旁 终未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一 颈动脉窦 是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有时仅局限于颈内动脉起始部 该窦为压力感受器 其结构特点是管壁中膜较薄,而外膜较厚,管腔略大 颈内动脉 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沿咽侧壁和颈椎横突的前方上升, 至下颌角下缘的深面向上达颅底。 颈内动脉在颅外无分支, 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 其主要分支有: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 上颌动脉 检测部位及操作程序 1. 先以二维超声从颈根部向头端作横向扫查测各血管内径(CCA,ICA,ECA),再转为血管长轴显示(1)测量内膜中层厚度; (2)观察血管走向和腔内有无斑块形成。 2. 清晰显示二维图像基础上以CDFI观察血流方向、性质、有无充盈缺损、狭窄、血流中断及倒流。 3. CDFI显示下确定取样门放置位置,进行多普勒检测,观察CCA,ICA流速曲线形态,测量血流参数(SPV,EDV),计算有关指数(RI)。 正常颈总动脉的管壁包括 内膜层—细线样连续光滑的等回声带 中膜平滑肌层—为低回声暗带 外膜层—清晰而明亮的强回声带 正常ITM是内-中膜的厚度 彩色多普勒 从血管周边至管腔中心呈现由弱到强或由低速到高速或由暗到明亮的色彩变化,符合层流血流动力学特征。 正常颈内动脉流速曲线 供应大脑血流, 颅外段无分支。 循环阻力,显示 低阻力型流速 曲线。 收缩期上升速 较慢, 全舒张期 为丰富血流。 正常颈外动脉流速曲线 供应头面部血流, 分支多。 循环阻力大, 显示 高阻力型流速曲线。 收缩期上升速快, 呈高尖峰。 舒张期仅少量低速 血流。 颈内及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测量 血 管 内 径 测 量 1. 以心脏收缩期血管横断面的内径为准。测量血管从近侧壁内膜内表面至远侧壁内表面的垂直距离。 2. 颈部血管以CCA中部、ICA、ECA起始部上方1cm处为测量点;上下肢血管以检测部横断面测前后径。 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 颈动脉斑块多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 基本病理改变为颈动脉内-中膜融合增厚(ITM增厚)、硬化斑块的形成、动脉狭窄和(或)闭塞 斑 块 分 类 方 法 一、 以回声特点区分 1. 低回声斑块; 2. 高回声斑块; 3. 混合性斑块; 4. 复合性斑块(斑块内出血、溃疡、 血栓形成) 二、 以斑块回声分布的均匀性区分: 1. 均质斑块; 2. 不均质斑块。 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斑 块 测 量 方 法 高回声斑块边界较清晰,测量较容易。低回声斑块表面回声有时显示不清,需要加用CDFI显示斑块所在部位的充盈缺损构划出斑块的形态和大小。 测量方法:以血管纵轴图象测量斑块的上下径(长度)及厚度。斑块呈非对称性者用横向探测,确定斑块最大厚度。 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NASCET法(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准) 是以狭窄处内径(B)与狭窄远端正常内径(A) 来计算 ECST法(欧洲颈动脉外科标准) 是以狭窄处内径 (B) 与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 (C) 来计算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管径减小不到 50 % PSV 125 cm/s, VICA/VCCA < 2.0 有频带增宽。 CDFI:无明显湍流 狭窄程度 50-69% 斑块较大 CDFI 显示管腔狭窄 PSV : 125-230 cm/s EDV : 40-100 cm/s Vica / Vcca > 2.0-4.0 斑 块 较 大 CDFI 显示管腔明显狭窄,血流束变细, 有湍流。 PSV > 230 cm/s EDV > 100 cm/s Vica / Vcca >4.0 远端血流速降低 ,上升及下降速减慢。 完 全 阻 塞 腔内有斑块或/及血栓回声 PW 检测无血流信号 CDFI 显示血流中断 二、椎 动 脉 双侧椎动脉分别发自左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分出至入颅段之前,按其解剖结构走形分为颈段或V1、椎间隙段或V2段、枕段或V3段、椎动脉入颅后为颅内段或V4段 正常椎动脉的二维超声显示为节段性血管腔结构。当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