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引导:假性提问和同理心原理.docVIP

语言引导:假性提问和同理心原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引导:假性提问和同理心原理

语言引导:假设性提问和同理心原理(一) 讲课人:群老师张岩 2011年12月29日22:00 今天与大家分享语言引导的内容,假设性提问和同理心原理,我讲的内容有不懂的及时问。其它问题课后共同探讨,或留言都可。 一、同理心 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为孩子着想,让孩子明白知道你是懂他的,举个例子,天气转凉,很多孩子生病,不爱吃药打针,多数家长会选择哄骗、吓唬等形式来让孩子吃药打针的,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可以用蔡老师的“同理心法则”,如:“妈妈知道你有点担心这个要味道不好,但是妈妈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一口就会把药吃掉的对吧?”上面的语言,我先说出了孩子的顾虑,让孩子知道我明白他的意思,然后鼓励孩子,用了正面的引导语言,虽然药是苦的,但我没有强化这个“苦”,而是说了“这个味道”,没有加强“苦”的暗示,反而强化了“你很勇敢”,这样的语言才适合孩子。 ? ?Q1:问个问题,我如果这样说,我家闺女就会马上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勇敢。 ??A:我说的只是例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你可以说出孩子生病的不舒服的地方,让孩子认可,然后引导孩子明白只有吃药才不会这么不舒服,才会好。 ? ??Q2:再比如,妈妈,我不会吞这个药,会卡住。 ??A:看吧,平时的不好的经验孩子已经开始害怕担心了,很多药片家长可以用水冲开,让孩子喝进去,然后吃块奶酪解苦味。 ? ???? 这是同理心,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你是明白他的,接着就要用到假设性的提问,“如果你吃了要,是不是会好啊”,如果不吃药会怎样呢等,假设性的提问多数都是伴有“如果。。。那么就会。。。” “要是不。。。就会。。。” 这是假设性提问。刚才我已经把假设性提问和同理心法则都跟大家说了一下大概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大家都懂了吗?如果懂了,我就讲使用方法,最后讲解决问题了。?????? ? ? 二、用途 ??同理心,多数用来安慰孩子,安抚情绪的时候会用到多一些,如:“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不开心,是因为……” 这样孩子反应不会那么大,不然就会想像前面的一些家长说的,孩子死活不干,大哭大闹等情况出现,这时同理心的妙用。 假设性提问,多数用在同理心的后面,当孩子情绪稳定时,提出假设性的提问引发孩子思考,另一个好处也是避免家长出现威胁性的语言,很多家长搞不定孩子的时候,就会出现命令式的语言或威胁的语言,如“再不听话就不要你” 等等, 如果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孩子会没有安全感,所以建议大家以后多使用假设性的提问,意识引发孩子思考,让孩子学会去想问题,这对孩子以后发展大有好处,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学习上的能力都会有辅助提高的。假设性提问,可以形成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自我约束力的建议,所以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 Q1:张老师,我是不是可以简单理解为:大人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引导孩子能够站在大人的立场去做某些事? A:你这是换位思考了,于今天的内容有些区别 Q2:我要是拿她没办法就说不要她,有时候把她关在门外,她拉住我不放,这是前天她不吃饭我才这样做的,宝宝很乖的,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就是吃饭不好,可她舅舅说我太宠她了,请问老师我这样好吗? A:知道吗,大人总是说些威胁性的话语,孩子会慢慢没有安全感,最直接的而表现就是不与人接触,以后千万不要再说这样话了,正面引导,你赶紧有空去本群共享,看一下我的上次、大上次关于开放封闭式提问,和正面语言引导的内容去学习一下。 ???三、如何使用 ???生活中,孩子见难免有些磕碰,但孩子“打或被打”的经历一直让很多家长苦恼。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孩子被别的孩子打过的举手(很多家长举手),当时孩子被打,大人指导了或是听说了,大家都是怎样做的呢?肯定有这样说的:“他再打你,你就打他,没事,有妈妈呢。”会不会?示范班有个孩子总是被打,妈妈心疼不得了,那个妈妈在家训练孩子,那个妈妈是这样做的,“如果有人打你你就跑,开始,有人打你了。”孩子就开始跑,后来被打就知道跑不知道求助和解决问题,被打了也不知道说出来。所以,首先,事情发生,大家要正面看待, 就像前面一位家长说的一样,谁没有经历过挨打呢?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不是吗?最主要的是大人如何引导,如何让孩子从这次被打,或打别人的事情上,吸取经验,保护自己,有错就改,不是吗?如果,双方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打你,你就他回去”那会怎样啊,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从每次意外的事件中,引导孩子逐渐成长,家长起到重要的角色。利用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说明一下,孩子被打,先去安抚孩子情绪,同理心:“妈妈明白你现在很难受,因为。。。。” 抱住孩子别说了,静静等,等孩子不哭,然后引导原谅,“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他只是想摸摸你,(或者他只是想跟你玩)但不小心碰到你了,你能原谅他吗?我们不希望孩子心中有恨,希望可以淡化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然后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