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小儿发热的护理
小儿发热的护理
徐珂
2017.09.18
什么是发热?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婴幼儿的正常体温及测量方法
部位
平均体温(℃)
正常范围(℃)
测量方法
测量部位
测量时间(min)
口温
37.0
36.3~37.2
闭口鼻呼吸
舌下热窝
3
肛温
37.5
36.5~37.7
润滑肛表插入肛门3~4分钟
直肠
3
腋温
37.5
36.0~37.0
屈臂过胸
腋窝正中
10
发热的临床分级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0℃以上
婴幼儿体温的特点
1,婴幼儿基础体温略比成人高
2,婴幼儿的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比成人大,所以婴幼儿容易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他会比成人更怕冷。
3,婴幼儿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对外界温度特别敏感
基于以上特点,使得婴幼儿体温变动幅度比成人剧烈,但婴幼儿神经发育
系统不完善,体温调定中枢的体温设定点相对于成人高,即通常人们所说
的小孩比较耐烧。
发热的分类
分类
感染性发热: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所致。
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视。
常见热型
1,稽留热(constant):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持续数小时,
或更长,然后降至正常,经过一个间歇,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
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
性发热。
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皮温下降,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疲乏无力,畏寒或寒战。
此期注意多加衣服,多饮水。
2)高热期:达到高峰后会维持一定时间,此期注意解开衣服加快散热或根据
医嘱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此时注意指导家属及时更换汗湿
的衣服,并注意测量体温以防虚脱。
对高热的降温措施:
一般在体温38.5℃以上时才会对症治疗,有些婴儿对发热耐受较好,虽
然发热甚至高热,患儿精神较好,可不必处理。但患儿有高热惊厥史应
及早处理。
具体降温措施为:
1)头部冷湿敷或枕冰袋,可以降温并减少脑细胞耗氧量。
2)温水擦浴,对婴幼儿降温较好。主要擦浴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
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为什么不能用冷水
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冷水擦浴会
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
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
3)遵医嘱口服或肌注退热药,切忌滥用药物,不仅掩盖症状,而且容易发
生虚脱等现象,故应慎用。
如何在平时的工作中观察发热患儿?
1) 清楚发热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解释工作。
2)科学测量体温,选择在患儿安静状态下,哭闹,喝开水,运动之后应休
息十五分钟之后再测量,体温计的刻度甩在35℃以下,测量时腋窝应保
持干燥。
3)根据医嘱,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h测量一次,做好记录。
4)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多巡视,勤询问。
5)熟悉小儿用药,严遵医嘱,正确执行。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
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6)促进小儿舒适:多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指导家长及时擦干汗液,更
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7)心理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照护.pptx VIP
- 电力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6).CDEGS模型创建与编辑.docx VIP
-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规范 第2部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docx VIP
- 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2025年).docx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 通线(2023)8001.docx VIP
- 电力系统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5).CDEGS模块深度应用.docx VIP
-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1年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pdf VIP
- 本科药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doc VIP
- 2024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