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上海-香港教育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人在上海-香港教育城

PAGE 4中二級綜合人文科 課題六 走向世界的中國(教師版) 工作紙11: 雙城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中二 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p. PAGE 4 11 雙城記IH 11 雙城記 IH 大批的優秀人才謀求進軍上海 大批的優秀人才謀求進軍上海,使得上海的人才市場臥虎藏龍。早於90年,李振源便從香港隻身到內地工作,並於95年長駐上海。長年在外工作,益使他時刻感受到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人才挑戰,也對香港人特別有一番語重深長的話要說。 上海經濟強勁的發展吸引了愈來愈多國際性大公司的目光,當年李振源尚在一間跨國企業的廣告部任職,他說,那年公司計劃進軍大中華地區,要選擇一個合適城市建辦事處,於是對台灣、香港、內地三地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調查顯示︰香港人與台灣人及東南亞的華人相比,香港人做出來的東西可能比其他的要好10%,但是香港的工資卻較別的國家高30%。結果公司將總部選了上海。 「上海的市場競爭與香港一樣激烈,做中國市場的前提是︰你必須能看、能寫、能說中文」。同時他特別提醒香港人要注意,「香港人要特別留意那些在內地出生,在海外學成回國的內地人」。這些人的留學經歷使得他們熟悉中國的文化和工作方法,能很快適應工作,同時他們又有本地人的背景,薪水又便宜,所以這些人在外企中具很強的競爭力。可以說,是高工資阻礙了香港人在上海的發展。「香港人要有危機意識,因為你貴(高工資),所以缺乏競爭力」。 在上海,愈來愈多台灣人和外國人把家遷移到了上海,但把整個家庭都搬來上海的香港人並不多。李振源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香港的賺錢機會多,香港人放不開香港。其次,香港人始終對內地的社會、人文、教育等方面有偏見,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願移居到來。「我不認同這種看法,這是由於認知不足造成的」,他說。 在上海,愈來愈多台灣人和外國人把家遷移到了上海,但把整個家庭都搬來上海的香港人並不多。李振源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香港的賺錢機會多,香港人放不開香港。其次,香港人始終對內地的社會、人文、教育等方面有偏見,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願移居到來。「我不認同這種看法,這是由於認知不足造成的」,他說。 資料來源:江岸綠著。《香港人在上海》。經要文化出版,2001年。 資料來源:江岸綠著。《香港人在上海》。經要文化出版,2001年。 從以上文章可看到香港有甚麼優勢? 為甚麼李振源的公司最後選擇在上海設立辦事處? 那些從外國留學後回中國發展的我國留學生有甚麼優勢? 李振源指出部分香港人認為香港在社會、人文、教育等方面高人一等,他不同意這看法。為甚麼香港人會有這種看法? 5. 綜合資料一及你自己的意見,為甚麼愈來愈多香港人到內地,例如上海這一類大城市工作? 6. 綜合資料一及你自己的意見,香港人在內地工作有何得失? 香港人經過二十年的繁榮,開始變得好吃懶做,不及上一輩刻苦,加上對內地的文化和社會背景認識不深,其競爭力正不斷下降。一個淺顯的例子是,香港這幾年為大量的紅籌、國企搞上市,但卻沒有一個本地的財經公關人員講得出流利的普通話,這如何同內地放洋歸國的精英競爭?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二零零一年一月十八日。 7. 在資料二的上海人眼中,香港有甚麼缺點? 資料一和二對香港和上海的意見有甚麼相似之處?試舉其中一、二項。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