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商务谈判心理.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商务谈判心理

第六章 商务谈判心理 群体心理 商务谈判者的追求 商务谈判中的心理挫折 环境造势谈判 1.群体心理 1.1谈判群体的特点 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有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群体目标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作用,遵守共同规范的人群结合体. (1)群体成员的数量下限为两人. (2)正式组织 (3)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4)群体成员间以工作为主是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 (5)群体内部有严明的纪律约束. 1.2谈判群体的效能 谈判群体的效能:谈判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影响谈判群体的效能的因素: (1)谈判群体内部成员的个人素质. (2)谈判群体的结构 (3)谈判群体规范与压力 (4)谈判群体的决策程序 (5)谈判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效能 如何争取谈判群体的效能最大化? 2.商务谈判者的追求 2.1可能的追求 为完成任务 为了客户 为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为了出风头 为了晋升 为了发财 2.2不同追求心理的利用与防范 2.2.1善于判定对手心理的追求 2.2.2注意保护自己心理追求上的秘密 2.2.3不失时机的利用追求的心理 2.2.4追求心理缺陷的修补 2.3谈判者追求心理阶段变化的对策 2.3.1己方追求心理阶段变化的对策 饱而不贪 饥而不急 荒而不慌 2.3.2对方追求心理阶段变化的对策 予之不松 紧之有望 3.商务谈判中的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 人在追求实现目标的过程遇到自己感到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情绪心理状态。 在商务谈判中,心理挫折造成的人的情绪上的沮丧、愤怒,会引发与对手的对立和对对手的敌意,容易导致谈判的破裂。 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挫折构成因素: ⑴ 客观因素  自然因素:意外事件、疾病、灾害 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社会规范… ⑵ 主观因素: 个体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如能力达不到) 挫折的耐受力: ⑴ 遗传及生理因素: ⑵ 个体的主观判断及对其经验        (个性修养程度…) 3.1挫折引起的反应  (1)理智性对抗行为: 积极拼搏  修正目标…  改变行为 (3)非理智性对抗行为: 3.2摆脱挫折困扰的心理防卫机制 挫折防卫机制是人本能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 对于任何心理防卫方式,都不能采取脱离情境的绝对肯定或否定态度。    挫折防卫机制的积极效用,在于可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减轻或排除精神压力,保持心理相对平衡,按照社会的需要去解决问题。这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都必不可少的。   挫折防卫机制的消极效用:一个人如果总是依赖防卫机制来对付各种问题,可能永远学不会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 1)文饰作用:即“合理化”、“理由化” 这是指个体的行为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或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时,为了减少和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保护自尊,就以种种理由或借口来替自己辩护,这就是合理化的心理防卫方式。这些理由和借口未必是真实的,而且在别人看来往往是不合乎逻辑的,但其本人却能以此说服自己,并感到心安理得。它类似于平常人们所说的“阿Q精神”。 心理学实践证明,合理化的心理防卫方式只是一种表面化的处理方式,产生一种为生活所需要的虚张的心理平衡,以对抗舆论的压力,其实心中仍不免耿耿于怀,而且如果这种心理防卫方式成为一个人对挫折习惯化了的反应方式,就可能增长其惰性,成为其进步的障碍。 学生缺考的理由 它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酸葡萄作用。这是指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其不值得追求,以此安慰自己。它取自《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只狐狸看到一串甜熟的葡萄,馋涎欲滴,但因葡萄架太高,三跃而不得,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它就对旁边的动物说:这葡萄是酸的,我才不想吃它呢!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常被使用的心理。如有的战士很想当骨干,但由于个人努力不够,表现不佳而没能当上,就说当骨干有什么好,我才不稀罕呢。凡是得不到的东西就是坏的,达不到的目标便说是不喜欢或本来就没想达到等等,均为酸葡萄作用的心理防卫方式。其特点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而否定原先设定的目标。 甜柠檬作用。不说自己原先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好,却百般强调自己得到的东西的好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望与痛苦。这也是取自《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本是实在不得已而为的事,但它却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推诿。这是指将个人受挫的原因归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摆脱内疚的适应方式。比如:干部提职没提上,就推说领导不识才。 援例。引用某些事实为据,试图使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不合法的行为合法化,以解脱面临的困境,减轻自己因过失产生的内心焦虑和罪疚感。例如,某个战士违反了纪律,当班长批评他时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