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研究进展..doc

函授毕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范文 小时候,有一个愿望就是读大学,华 关键词】髋关节研究进展 在骨科,导致双侧髋关节疾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原发 性骨关节炎,因创伤、骨坏死、髖关节发育异常、头骨骺脱 位等导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还有一些炎症和代谢性疾病, 如强直性脊柱炎、Crohn s病、Paget s病、血红蛋白 沉着症等。早在1967年,Charnl ey报道了最早的同期双侧 全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研究的不断进步和 髖关节置换术的逐渐完善与更新,每年行同期双侧全髖关节 置换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理论上讲,术后并发症同期双侧 全髖关节置换比分期全髋置换发生率要高,具体发生率各家 机构研究报道并不一致。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与分期全髋 关节置换相比所花费用少,缩短了住院和康复时间,但其手 术创伤更大,手术难度相应增加,对病人的打击也更大。因 此,如何选择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手术者、麻醉 师和护理康复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没有绝对的手术适应证,它主要 适用于:双侧髋关节有严重的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一些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比如由于对侧的挛缩屈曲患者行 走时不能直立,会影响功能恢复到最佳的状态;双髋病变严 重的一侧在重建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双下肢不等长;患者自己 要求同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等。 禁忌证 髋关节局部有感染灶或者全身存在活动性感染;合并有 严重的疾病,比如:心脏病、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糖尿病等; 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脂肪栓塞综合征、ARDS、肺栓塞、心 肌梗死等;存在开放性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可以 使栓子进入体循环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栓塞的情况,是手 术的绝对禁忌证。 2 手术方法 同期双侧全髖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位有侧卧位和仰卧位,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侧卧位。刘国辉等〔1)报道的31例62 髋同期双侧全髋置换全部采用侧卧位分次消毒。有人认为术 中不宜更换体位,术中改变体位可能导致已手术侧假体脱位 再次消毒铺巾增加感染机会。孙挟强曾报道将1例患者俯卧 位放置在腰桥上,一次消毒铺巾,效果较好。手术入路主要 有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陈是煌等报道,将 患者按手术入路分成3组,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及功能,结论 以髖关节外侧入路为最佳。Mull ikenBD等〔2〕对770例行 改良外侧入路全髖置换术的患者并发症和有效性方面的回 顾性研究,发现改良的外侧入路能够极大地减少术后不稳、 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可以清楚暴露术野,利于关节假体 的准确植入。近年来,随着手术不断向更精细方面发展,出 现了微创手术。KennonRE等〔3)研究发现,采用改良的小 切口前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减少神经肌肉的损伤,患者 可以在术后第Id甚至手术当天就下床活动。RittmEisterM 〔4)通过76例采用小切口后路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和76例采 用经典后外侧入路的患者比较,发现两者在手术时间、失血 量、假体安放移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别。 虽然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全髖置换术相比,患者能更早行走, 需要更少的术后辅助和费用,能更好的恢复功能和进行功能 锻炼,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仍存在很多争议。 3术后康复 术后的康复和护理,是关节功能得到满意恢复的关键。 术后双下肢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或选用T 形垫放在两腿间固定2?3d,防止屈髋、内收内旋。搬运时 应将两侧髖关节、臀部及整个患肢托起,保持外展位。李秀 敏认为,术后第1周做踝关节、足趾屈伸和股四头肌收缩等 活动,第2周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3?4周可以在协 助下扶双拐离床活动,患肢不负重,术后3个月患肢逐渐负 重,活动量逐渐增加。还有研究认为术后24h就开始肌力锻 炼,2?3周后可以下床负重锻炼。尽管每个地方报道不完全 一样,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总之,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根据情况灵活变通,才可能使功能得到最大限度 的恢复。 4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和预防 脱位 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稳定性的维持需要有良 好的假体位置,髋臼的过度前倾或后倾、外倾角过大是术后 脱位的主要原因。同时,周围肌肉和组织不平衡、术后髋周 组织尚未完全修复时不适当的搬动和体位也可导致脱位。 SmerdeljM等〔5〕报道,脱位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治疗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早期发生的急性脱位,绝大 多数经保守治疗有效。脱位的髖关节经闭合复位后可用长腿 石膏或髋关节支架外展位牵引制动最少6周,以使髋关节局 部液体吸收及软组织和关节腔形成瘢痕愈合。所有的脱位病 人都应先行闭合复位,在闭合复位失败或有明确的不稳定性 时行手术治疗。 感染 主要原因有: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污染;无菌操作不严 格;切口局部有坏死、积血,死腔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