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3例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王书豹,李成建,魏新亭 通信作者:魏新亭,电话: (0371E-mail:weixinting777@ 126. com 作者简介:王书豹(1984- ),男,在读硕士,Email:wsbao125@163.com (450052 河南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0年经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海绵窦区肿瘤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3月—6年。 结果 所有手术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全切16例(69.6%),次全切7例(30.4%),效果良好,无死亡。术后新发颅神经损害发生7例(30.4%),其中动眼神经损害2例(8.7%),三叉神经损害2(8.7%)例,外展神经损害3(13.0%)例。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价、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技能能明显提高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海绵窦 肿瘤 显微手术 由于海绵窦解剖的复杂性,使该区域的手术变得相当危险和复杂,以至开展缓慢。直到80年代后,随着显微解剖、显微外科技术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才使这一区域的外科手术得以广泛开展并完善,现对我院23例经手术治疗的海绵窦肿瘤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0年临床资料完整的经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3月—6年,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5例,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畸胎瘤2瘤,海绵状血管瘤3例,骨软骨瘤1例,根据Spetzler肿瘤分级Ⅰ—Ⅱ级18例,Ⅲ—Ⅴ级5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中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症状等非典型症状,其次15例有颅神经损害表现,其中动眼神经损害5例,外展神经损害7例,三叉神经损害9例,合并多组颅神经损害4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部分行CT、CTA检查,发现18例肿瘤起源于海绵窦并在海绵窦内生长,5例由海绵窦外侧壁向中颅窝底生长。不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神经鞘瘤主要影像学表现:CT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CT增强呈中度强化,周围见低密度影环绕,岩骨吸收变薄;MRI见肿瘤多为类圆形,边界清楚,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囊变多见。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呈等T1信号和明显长T2信号,形态为内小外大的哑铃状结构,明显均匀强化。软骨瘤影像学特征:CT主要表现为高而不均匀密度肿块,MRI表现为T1呈低密度或等密度,T2呈中高不均匀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MRI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症。 1.4诊断 海绵窦肿瘤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由于毗邻关系复杂,海绵窦一旦受累,会出现海绵窦综合征。主要表现为Ⅲ-Ⅵ对颅神经受累,出现复视、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头痛等,查体可见眼外肌麻痹、眼球突出和瞳孔散大等。海绵窦肿瘤较大时可向中颅窝底生长,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检查主要靠CT,CTA,MRI,MRA等。 1.5 治疗 1.5.1 手术治疗 ①开颅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必要时去除颧弓来显露海绵窦。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选择不通的手术入路,本组全部经Parkinson三角或肿瘤最明显的部位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内外两层(硬膜层和神经鞘膜层),到达海绵窦内部,注意保护海绵窦腔内的血管和神经。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时应仔细分离,尽量切除,如粘连过紧,不可勉强,以免损伤颈内动脉。②经鼻碟入路:采用扩大的经鼻碟入路,经单鼻孔暴露蝶窦腹侧壁,咬除蝶窦腹侧壁,进入蝶窦腔,去除蝶窦黏膜和蝶窦隔,显露鞍底,鞍底开骨窗,骨窗两侧应超过颈内动脉骨性隆起,放射状切开鞍底硬膜,切除鞍内肿瘤组织后,将牵开器的中心部分指向所侵入的海绵窦方向,咬骨钳咬除或磨钻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显露海绵窦腹侧硬脑膜,自鞍底硬膜切开部分向外侧切开海绵窦腹侧硬脑膜,显露并切除海绵窦内肿瘤。 1.5.2 术后放疗:根据病理结果和手术切除程度选择合理的放射治疗方案。 1.6 随访 术后3个月与半年常规门诊复查,之后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相结合 2.结果 2.1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肿瘤全切16例(69.6%),肿瘤全切除标准:除依据术者术中观察外,还包括复查CT及MRI见肿瘤消失。肿瘤次全切7例(30.4%), 2.2病理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5例,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畸胎瘤2瘤,海绵状血管瘤3例,骨软骨瘤1例。 2.3术后主要并发症 术后新出现动眼神经损害2例(8.7%),三叉神经损害2(8.7%)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