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教师版
gswhywbx5——011
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5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周玉玲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4—03—11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能说出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习安排 1课时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先请一位热爱语文、字体漂亮的同学上来作记录,我们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和房屋建筑有关的成语,请大家七嘴八舌、脱口而出!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我们就从黑板上这10个成语入手来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首先,从颜色上我们发现中国建筑以哪些颜色为主色调?(鲜艳的红、绿、黄)的确如此,大红、大绿、大黄是我们中国大型建筑的主色调,譬如故宫!再者,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齐读学习目标)
二、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
作者介绍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三、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帷幕(wéi ) 墁地(màn ) 接榫(sǔn ) 穹窿(qióng lóng)
斗拱(gǒng) 额枋( fāng) 屋檩( lǐn) 框架( kuàng)
2、修改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湘房(厢) 厢江(湘) 繁褥(缛) 被缛(褥) 汉阕(阙 )
上阙(阕 ) 轮郭(廓) 城廓 (郭) 渐榛化境 (臻)
3、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中国建筑的特征”, 偏正短语,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交代了作者研究和写作的范围。
4、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法指导: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
第一部分:( 1 至 2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二部分:( 3 至 13 )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三部分:( 14 至 17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第四部分:( 18 至 20 )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过渡: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
5、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这是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这九点可以概括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全30页)(2024年) .pdf VIP
- 放行管理规程.docx VIP
- 标准检验指导书(SIP)-(格式模板).docx VIP
- 2023年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岗位招聘考试真题.docx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教案设计.docx VIP
- 2024年公务员行测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VIP
- 工业管道支吊架预制安装工艺设计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天天练及答案(可打印).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网球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报告.docx VIP
- 融合新闻学课件音频新闻.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