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澜沧―耿马地区中小地震精确定位的研究
                    澜沧―耿马地区中小地震精确定位的研究
    摘要:概述了双差定位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运用该方法对1979~2009年澜沧―耿马地区发生的4 279个中小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获得了4 124个地震基本参数,走时残差均方根的平均值由定位前的0.502 s降到了0.086 s。定位结果显示震中沿北北西向的构造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且更加集中于断层附近,在深度上改变了定位前的层状分布现象,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为3~15 km,表明该区的发震层较浅。虽然地表显示有部分段落不连续,但从深度剖面和震源机制等结果来看,该北北西向的断裂在地下可能是相通的。 
   
  关键词:双差定位;中小地震;澜沧、耿马地震带;北北西向构造 
   
  中图分类号:P3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1)04-0482-06 
   
   
  0引言 
   
  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14.5秒和15分44.9秒,在云南省澜沧县境内(22°50′N,99°43′E)和耿马县境内(23°23′N,99°36′E)分别发生了7.6、7.2级强烈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均位于北西向的耿马―澜沧―勐海强震带内。该区域地震活动密集,不同方向的断裂相互切割,活动断裂断续相连,且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在该强震带上呈条带状分布(姜葵,1993)。为了研究澜沧―耿马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孕震背景,进行地震活动性分析,需要了解震源之间精确的空间偏移情况。由于定位精度受台网分布形状、震相到时读数的精度和地下速度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常规定位方法典型的不确定性比事件本身的震源尺度大很多倍,因此限制了地震活动精细结构的研究(Waldhauser,Ellsworth,2000),为此需要用定位精度较高的定位方法对该地区发生的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 
   
  双差定位法是一种相对定位方法,由于使用的是两两地震间的到时差,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地震相对位置的精度。Waldhauser和Ellsworth(2000)利用该方法对1984~1998年发生在美国加州北海沃德断层上的地震重新进行定位,平面定位精度可达到几十米,深度可达到几百米。我国的许多地震工作者已将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具体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杨智娴等,1999,2002,2003)。双差定位法基于:当两个地震震源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震源区到同一个台站间的整个射线路径几乎相同,这两个地震事件的走时差就来自于事件之间高精度的空间偏移,这样就可以部分地消除速度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误差。因此双差定位法特别适合于地震发生密度高的地区,并能较好地显示地震发生区断层的特征。 
   
  本文尝试运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1979年至2009年12月澜沧―耿马地区发生的4 279个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期望通过定位结果获得对发震构造的更多的认识。 
   
  1方法简介 
   
  双差地震定位方法是由Waldhauser和Ellsworth(2000)提出的一种相对定位方法。该法反演的是一组丛集地震中每个地震相对于丛集矩心的相对位置,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精细而引起的误差,该法还能够应用在空间跨度比较大的地震事件群体,只要两个相邻事件的距离远小于震中距及速度不均匀体的线性尺度即可。 
   
  在反演过程中,双差定位法基于传统的盖格法(Geiger,1912)的迭代求解技术,即通过对未知震源位置地震波走时方程的观测走时与理论计算走时差作泰勒展开,保留一阶项迭代求解,使得两者残差最小时获取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 
   
  定义drijk是两个事件之间观测和理论计算走时差的残差: 
  drijk=(tik-tjk)obs-(tik-tjk)cal.(1) 
  式(1)表示第i个地震事件到第k个地震台站的地震波的走时tik与第j个事件到第k个地震台站的地震波走时tjk之差的观测值(tik-tjk)obs与理论计算值(tik-tjk)cal的残差。 
   
  对地震到时t求震源参数的偏导数,联立双差残差就可以确定两个地震i和j的相对位置 
  ??tik??mΔmi-??tjk??mΔmj=drijk.(2) 
  式中,Δmi=(Δxi,Δyi,Δzi,Δti)T是第i个地震震源参数:(xi,yi,zi,ti)T的改变量;Δmj是第j个地震震源参数的改变量。其中,x、y、z是震源东西、南北和垂直方向的坐标;t是发震时刻。结合一个台站的所有地震对建立式(2),再将所有台站的方程写成如下形式的方程组 
  WGm=Wd.(3) 
  式中,G是一个M×4N偏微分商矩阵;M是双差观测的数目;N是地震数;d是双差资料矢量;W是用以对方程加权的对角线矩阵,m为由待定的震源参数改变量构成的维数为4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湛江地区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doc
 - 湛江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血液检测的的结果分析.doc
 - 湛江地区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oc
 - 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对策.doc
 - 湛江市公共建筑空调的设计的现状及发展的研究.doc
 - 湛江市公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doc
 - 湛江城市品牌形象战略的研究.doc
 - 湛江市城镇住宅需求量预测的研究.doc
 - 湛江市寸金桥公园植物资源调查的研究.doc
 - 湛江市医院物流管理的现状的研究.doc
 
- 三期Top2000碟片文字二五增员法:高效吸引高素质人才实践与方法.pdf
 - 十一人制足球裁判职责与比赛规则问答精要.pdf
 - WHO 2023血淋巴肿瘤分类:髓系增殖与异常肿瘤概述.pdf
 - EDR-75系列工业导轨电源特性与应用.pdf
 - 关键性对话提升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pdf
 - 高效井下工具助力油气开采.pdf
 - 加拿大“一般人群”处方药计划分配效应研究.pdf
 -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中班体育勇敢的奥特曼优秀优秀课时作业课时训练教案.docx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GreatScientistsPeriodGrammar教案.docx
 - 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课第二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