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离焦虑-东莞民办教育协会
PAGE
2018年东莞市民办幼儿园优秀论文评选
PAGE
PAGE 2
论 文 题 目 :利用混龄交往缓解儿童“分离焦虑”情绪初探
作 者: 刘秋霞
单 位: 东莞市凤岗三联广场幼儿园
联 系 电 话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儿童健康关注的不断加深,关于环境造成产生的负面情绪主导了儿童的健康心理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刚入园的儿童出现的“分离焦虑”情绪这一现象出发,探索能够缓解这种不良情绪上的方法,如何利用非药物性的治疗实现缓解“分离焦虑”情绪。本文主要采用混龄交往的形式探索缓解儿童“分离焦虑”情绪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 混龄交往 分离焦虑
一、幼儿分离焦虑的定义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幼儿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二、现状分析
1、“分离焦虑”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对儿童的关注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生活的特点之后,儿童就成为一个家庭的关注重点之一,伴随着对儿童关注越来越高的态势,衍生的负面儿童情绪也渐渐浮出表面。
分离焦虑就是负面情绪中最为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几乎每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中都会有相似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孩子担心父母离开他们,最常见的是儿童在接受学前教学时,父母送儿童上下学的过程;除此之外,儿童还普遍存在拒绝独自睡觉的行为,几乎是随时都不离开父母,在与父母出现短暂的分离时会出现大发脾气、肚子疼等情绪。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在我国适龄儿童中将近81%的儿童多少都存在“分离焦虑”的情绪。
2、造成儿童出现焦虑的原因
造成儿童出现“分离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其中环境因素是扩大儿童出现缺乏安全的关键。
首先,现如今的父母只关注儿童的身体成长,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造成对孩子的逆爱,实际上就是造成儿童过分依赖父母的主要因素。
其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式家长养育孩子的主要思想,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儿童教育的问题成为经济社会评价人的因素,导致家长们过分的关注教学,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
总的来说,造成儿童“分离焦虑”情绪的直接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逆爱和对教育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心理健康。
二、利用混龄交往缓解儿童“分离焦虑”情绪的依据
1、儿童的发育心理
心理发育是指该知道,该感觉到的,该发展的,包括智力、情绪、能等心理,一般来说儿童的心理发育最关键时期是在0-6岁的心理情绪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特别的敏感和脆弱,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某些固定的情绪,比如喜欢做一件事情就会经常反复的重复一个事情或者一个动作,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个特定的规律,很容易将孩子的这种喜欢行为发展成为固定的习惯性行为。于是就有了现在著名的儿童心理理论-适应反应,所谓的适应反应是指儿童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某些行为。
当适应反应发展到某种程度上,就记忆产生非常负面的情绪,所以儿童的发育心理是直接导致儿童出现“分离焦虑”情绪的产生。当儿童将父母随叫随到,陪伴每一天天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那么一旦与父母出现短暂的分离,就会出现烦躁的情绪,而这中情绪往往是有父母带来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混龄交往的形式,会缓解因为无人时刻陪伴而带来的孤独感,能够转移儿童的分离注意力,进而缓冲“分离焦虑”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2、儿童的环境心理
实验证明,当儿童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无论是吃、住、行等对儿童来说都会出现困难。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便器和家里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都会让儿童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焦虑,思念家的情绪油然而生。所有的这些变化,都会使儿童出现哭闹、厌食、悲伤等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教育人员对待儿童的态度也是使儿童环境变化之后心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教育人员对“孩子的哭闹、沉默寡言、坐立不安”能理解的占35%;不能理解的占47%;无所谓的占18%。可见教师对孩子因“分离焦虑”所表现的行为理解还是不够的,因而对儿童因分离所表现出的不安、烦躁、哭闹、甚至是拳打脚踢不予理解,就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控吓的方法强制儿童终止发泄心中的不满与紧张不安。
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变化还是教育人员教育形式的转变,都成为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儿童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安全感的缺失加剧了“分离焦虑”的情绪,所以分散注意力是缓解儿童焦虑情绪的关键。混龄交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环境中都能够实现,通过儿童之间的互动,增强儿童的信任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Unit 5 英语读写教程课件.pptx VIP
- 名校课堂八上物理电子版不带答案.doc VIP
- 2025年试题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答案.docx VIP
- 2024年版羽毛球馆租赁协议样本.docx VIP
- 要素式起诉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doc VIP
- 焙烧炉天然气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政治测试题.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3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