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溪河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防治的方法
清溪河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防治的方法
摘要 池州市清溪河的富营养化现象日渐严重,列举了富营养化的危害,并分析了清溪河富营养化产生的原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来恢复清溪河的生态结构,以期达到彻底杜绝富营养化的目的。
关键词 清溪河;富营养化;植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6-0233-02
清溪河是贯穿池州市城区的一条通江河流,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河流改道、围垦、大量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直接排入,城区河道有5处被堵,美丽的清溪河变成一个死水塘。2003年底,池州市政府投资3亿元开始了清溪河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工程。到2006年底已基本实现引水、贯通、截污和景观4项工程,使清溪河又恢复了活力,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在整治工程完成后的这2年多中,清溪河水的富营养化问题日渐突显。每到春末夏初,局部河面便会出现厚厚的一层绿色、云斑状或带状的覆盖物,俗称水华。随着温度升高,水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大,影响了水体环境,因此富营化的防治迫在眉睫。
1 富营养化的概念
富营养化现象是指湖泊、水库、缓慢流动的河流以及某些近海水体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剩,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异常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和透明度下降。造成其他水生动植物的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2.1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
藻类的过度繁殖破坏了水体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首先,由于水面被藻类覆盖,影响了大气的复氧作用。此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会阻塞鱼鳃和贝类的进出水孔,使之不能呼吸而死亡。死亡后的有机体被微生物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河流处于缺氧状态,植物的营养素氨氮,在缺氧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这是合成“三致物质”亚硝胺的前体。而且藻类本身是一种致臭微生物,如鱼腥藻、微囊藻、束丝藻、角藻可产生腐臭味,而星杆藻、子淮囊藻、黄群藻、平板藻、团藻可产生鱼腥味等。增殖的藻类还会分泌大量生物毒素,不仅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构成威胁,微囊藻毒素便是其中分布最广、最复杂的一种。
2.2水体感官性状恶化,丧失其社会服务功能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浑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出腥臭味,大大降低其应有的美学价值,影响人们生活、娱乐、休闲,还会给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池州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近年来,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已使得旅游业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清溪河作为贯穿城区的河流。若是其日益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池州市作为生态旅游强市的形象。太湖、滇池等多个旅游景点就是由于水质富营养化而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应当引以为戒。
2.3加剧水资源危机,减短水体寿命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造成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更加短缺,加剧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富营养化的水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使得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加速了水体沼泽化和陆地化的进程,缩短了水体的寿命。
3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每条河流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藻类和水生植物是其中的生产者,鱼虾等捕食动物是消费者,而细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则是分解者。在正常水体中,物质在这三者之间不断的循环,达到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但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当遇到适宜的光照与温度时,作为生产者的藻类便会暴发性增长,将水体中的生态平衡打破。
3.1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城区生活污水已经实现纳管,但当前的污水处理厂仅为2级处理工艺,氮的去除率为20%~40%,磷的去除率仅为5%~20%,尾水仍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且上游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还会直接排入河道。
多种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据报道,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有些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形同虚设,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清溪河中,其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
3.2农业面源污染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人类在享受其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施用的农药、化肥其中仅一小部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余都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被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其中所含的氮、磷就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