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探索与争鸣.PDF

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探索与争鸣.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探索与争鸣

青年论坛 ·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获奖征文· 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 ——兼谈行政发包制理论 □杜春林 内容摘要 以行政发包所包含的财权与事权为切入点,可以观察政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央与地方 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据此构建行政发包制与政权兴衰的分析框架;并探明西汉政权发展的主 要历史事件与行政发包制理论之间的契合之处,以阐释西汉政权发展的脉络与兴衰历程。从中,中 国历代治乱循环的一般逻辑也得以显现:2000 多年的行政发包历程实际上是行政发包制不断完善 的过程,行政发包制中所包含的集权与分权的概念就像钟摆一样在不停的摇晃,但摆动的幅度越来 越小——这表明行政发包制所隐含的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逐渐走向平衡。信息技术、民主化的发 展以及央地之间权力分配的日趋合理,使行政发包制对现代社会政权兴衰的影响越来越小;中央政 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行政发包所关注的焦点,可能更多地偏向社会服务而非权力划分。 关 键 词 行政发包制 分权 治理效率 政权兴衰 西汉 作 者 杜春林,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南京 211100 ) 基金项目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及其 治理研究”(2016B 13614) 近年来,行政发包制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 治理效率与统治风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焦点,从现有的研究中笔者归纳了这样几点认识:一 行政发包制与政权兴衰 是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行政发包制是介于雇 [1] ——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佣制和发包制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是从政府 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看,强调行政发包制是属于纯 中央向地方所发之包主要是财权与事权的执行 [2] 粹的科层制和外包制之间的混合形态。 三是从控 权和决策权,自上而下的财权是行使事权的物质保 制权理论的角度来看,行政发包制是中国政府常态 障。在中央政府的行政发包过程中,财权始终处于 的治理模式,委托方设定目标和政策取向,然后将任 最活跃的位置,财权的分配是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务“发包”给下属管理方,并在管辖范围行使自己的 的重要手段,而由于受中央政府获取信息能力的束 [3] 剩余控制权来安排落实政策执行活动。 不可否认, 缚,再加上地方政府与事权的决策和执行紧密相连 行政发包制的确是作为当前国家治理理论的现实存 的特征,使事权始终停留在地方,中央政府对于事权 在,而且还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问题,对行政发包制 的发包仅仅是体现在政策文本上,对于财权的发包 的进一步研究,促使笔者追问行政发包制所发之 才是最具影响力的。而在政权发展的每个阶段,中 “包”谓何物?为什么将这些权力发包给地方政府就 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分配都存在一定差别。 会存在治理效率以及统治风险等问题呢?本文拟在 在政权初建时,中央政府倾向于高度集权,行政发包 这些追问的基础上,分析行政发包制与政权兴衰(即 相对谨慎,分权所达到的治理效率提升效应也不断 2017·10 149 扫一扫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