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药物起源、发展与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药物起源、发展与作用

药物的起源、发展与作用 内容提要 古代药物的发展 人类起源早期的药物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与炼丹术 近代药物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天然药物时期 第二阶段:化学合成药时期 一.古代药物的发展 人类起源早期的药物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与炼丹术 1. 人类起源早期的药物 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猎取动物或采摘植物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毒物,导致吐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的发生,但有时却能使原来的疾病好转甚至痊愈。 通过反复的实践与经验的总结,人们发现不同的动植物对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于是开始了早期的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开发。 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药” 在我国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就有药(藥)字出现,其义为“治病草,从草,乐声”,反映了药为治病之物,而且以草居多。 古代欧洲称为“drug”,原意就是干燥的草木。 2.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炼丹术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我国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彝药、傣药、苗药等,都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民族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用法和用途各有特点,其产生和发展,丰富了祖国的药学宝库。 古代中国的炼丹术 3000年前的周代:已有石胆(硫酸铜)、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矾石(硫酸钾铝)、磁石(氧化锆)制取的方法和治病的记载。 秦汉时期:为追求长生不老,炼丹术风行一时。 唐代:炼丹术进入鼎盛时期,并传至西方。 宋末至元代:炼丹术转向从植物寻找长生不老药。 著名的炼丹家及其著作 秦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世界上最古的炼丹术理论性著作)。 晋代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中国古代制药化学奠基人,《抱朴子·内篇》。 炼丹与药物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所涉及的化学药物有60余种,炼丹工具 多种多样,炼丹方法有:加热法、升华法、蒸馏法、沐浴 法、溶液法等。炼丹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的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学著作 《诗经》 周朝至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载了多种药物,是早期记载药物的文献。 《山海经》 战国至西汉时期,载有100余种药物。 《神农本草经》 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 神农氏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神农尝百草 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常受毒害得病死亡。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一日遇七十毒”。发现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故先民封他为“药神”。神农氏后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 《神农本草经》 药物按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120种,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 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补养和祛疾双重功效,不须久服; 下品125种,以祛除病邪为主,多数有毒,易克伐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终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 依循《内经》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提出“七情和合”的用药原则--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华佗—麻沸散 麻沸散: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穹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张仲景—伤寒病杂论 收载方剂269个,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孙思邈—千金要方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首次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著,用时30年。载药1892种,详细包含药名、产地、形态、栽培、采集方法、炮制法、性味与功用。 11096首古代医学家和民间流传的方剂,1109幅插图,内容极为丰富,将药物分为矿物药、动物药和植物药。 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与经验的系统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发展成熟的代表作。本书在18世纪起曾被部分节译成法、英、德和日文等。 药食同源 2017年3月,国家卫计委公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共包括101种药食同源品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