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浅析中国女性名字.docVIP

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浅析中国女性名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浅析中国女性名字

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浅析中国女性名字   古往今来的人名如银河星沙,至多至繁,都闪烁着光彩。这光彩是人们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寻绎每一个名字的含义,都是饶有趣味的事情。人们的名字或简单、或深奥、或典雅,直接反映命名者的文化素养;从人名中能够分辨出有关性别、职业、文化层次等区别,又是社会文化背景的折射。因而,人名研究成为文化语言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限定语料,以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八类为立脚点,用文化语言学方法浅析了中国大多数女性名字所透露的文化信息和心理。   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以下八类:   1.女性字:娘、女、姐、姑、姬、媛、婷、娜;   2.花鸟类:花、华、英、梅、桃、莲、凤、燕;   3.闺物类:秀、阁、钗、钏、纨、香、黛;   4.粉艳类:美、丽、倩、素、青、翠;   5.柔景类:月、湄、波、云、雪、雯、春、夏;   6.珍宝类:玉、珊、琼、瑛;   7.柔情字:爱、惠、喜、怡;   8.女德字:淑、娴、静、巧、慧。   从以上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女性的名字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内容息息相关:一是文化;二是心理。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从文化背景上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Haward Spair)反对说话与文化是一致的,但他又说:“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与文化史沿平行的路线进行是完全正确的。”人名作为专有名词的一种,本应是私人化的事情,它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但从不同民族人名起源、构成和发展来看,人名又不仅仅是简单一个符号。可以说,人名是社会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反映了华夏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1.中国女性人名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中国有句古话:“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句话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处于较尊贵的地位,在女性名字上也多有反映。“姬”是较早的姓氏,传说中的黄帝就是姬姓,后发展为女性名字用字,体现了女性的尊贵;“女”字在远古的女性名字中比较盛行,如“女娲”、“女英”等。同时,为了凸显女性的尊贵地位,出现了很多以“女”为字偏旁为名的字,如材料中的第1类字。这些“女”旁字后来大多成为女性命名的专利,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2.中国女性人名越来越多的以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附性比德   华夏民族在很早便是一个厚德载物的民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一方面,我们的民族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人们善于把这些修养物化于具体事物之上。在材料中主要体现在第2类字上。我们以“凤”、“梅”、“莲”为例具体阐释一下:   (1)有关“凤”的传说在中国具有华夏民族文化色彩。“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古人云:“凤,神鸟也。处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则天下大安宁。” 从此意义上说,“凤”是华夏民族的图腾物,是和平吉祥的象征,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最初以“凤”命名并不是女性的专有,男性用此字命名的也大有人在。后因王后把“凤”比做圣德,受这一文化的影响,当今“凤”越来越为女性所爱。   (2)“梅”寓意着勇于历经磨难、苦尽甘来,最终才有非凡的成绩。唐僧高孽禅师的“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两句诗道出其真谛。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揭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乐观抗争的精神,不争名位的高洁品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华夏人民喜欢它的真正原因,因而,女性名字频频使用它。   (3)“莲”,因周敦颐《爱莲说》而名闻天下,其中的经典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青,亭亭净直……”“出淤泥而不染”成为我们民族的高尚品格的象征,那么女性名字以“莲”为名就理所当然了。同时, “莲”与佛教有不解之缘,因而,以此字为女性名字也有美好吉祥之意。   上述具有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用字,绝大多数寄寓了华夏人高雅脱俗、勇于抗争、廉洁正直之品质。这些名字透露出华夏人托物言志、以物载德的民族特点。   3.华夏民族时代特色与人名文化也有密切关系   华夏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玉器”的民族,这不仅表现在考古发现的大量玉器,同时大量以“玉”和“玉”旁字为名这一事实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玉器时代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确实存在。如表现在女性名字材料中第6类上。在古代“玉”的主要作用有:(1)从夏商以来,统治者笃信鬼神,几乎天天年年都要叩神问鬼,大量祭祀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祭祀用具中除青铜器之外,大多为精美的玉器。(2)“玉”也是贵族在日常生活交往、问候、欢聚不可缺少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