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地研究.docVIP

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地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地研究

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农学论文 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范娜1,白文斌1,董良利1,曹昌林1,彭之东1,张建华1,史丽娟1,李光1,郑殿峰2,杜吉利2,张盼盼2 (1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通过对高粱喷施不同剂量矮壮素、乙烯利溶液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矮壮素、乙烯利溶液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于拔节期喷施(2014 年7月5 日)。乙烯利、矮壮素各设6 个浓度梯度,乙烯利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00 倍、400 倍、800 倍、1000倍及清水对照;矮壮素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50 倍、400 倍、550 倍、700 倍及清水对照。结果表明,2 种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而控制植株的伸长生长,乙烯利(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9.32%、34.58%、21.80%、21.8%、2.18%;乙烯利(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1.07%、22.16%、19.77%、18.63%、12.11%;矮壮素(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5.43%、13.18%、3.10%、3.88%、8.53%;矮壮素(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9.94%、29.19%、13.64%、18.01%、14.91%。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矮壮素对高粱籽粒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乙烯利以稀释200 倍喷改善高粱籽粒品质效果最为明显,矮壮素以稀释250 倍效果明显。喷施乙烯利的矮化效果较喷施矮壮素显著,但是在改善高粱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方面差别不大。在生产上,通过拔节期喷施乙烯利、矮壮素可有效控制高粱株高,实现增密增产。 关键词:高粱;乙烯利;矮壮素;生长;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 基金项目: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鉴选研究”(2015Q-03);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高粱种质资源创制及专用新品种选育- 北方粒用高粱高效控高技术研究”(20130311003-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高粱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2);国家科技部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2011FU125X07)。 第一作者简介:范娜,女,1981 年出生,山西太原人,助研,硕士,主要从事高粱栽培技术和生物有机肥研究工作。通信地址: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 号高粱研究所,Tel:0354-8593518,E-mail:[emailprotected]。 通讯作者:白文斌,男,1983 年出生,山西长治人,助研,硕士,主要从事高粱栽培技术及精准农业研究工作。通信地址: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 号高粱研究所,Tel:0354-8593657,E-mail:[emailprotected]。 收稿日期:2015-01-20,修回日期:2015-03-22。 0 引言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作物,具有抗逆性强,光合效率高等显著特性,是干旱、盐碱和瘠薄等边际农田生长的先锋作物、相对高产作物[1]。在国内,高粱主要作为传统酿造业的主要原料,随着传统酿造业和高粱配合饲料业的不断发展,高粱种植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2]。 倒伏是影响高粱高产和优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解决高粱倒伏的传统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2 个途径:一是选择株型较矮的优良品种;二是采用精确的栽培措施。但研究表明,单凭株高矮化无法完全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因为植株高度不能无止境地降低,过分降低会使植株光合性能变劣,影响群体生产总量同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问题。因此,有必要釆用化控技术来调控高粱的生长状况,减少倒伏的影响[3-6]。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被称作植物激素[7]。它是化学家在了解了天然激素的结构以后,鉴于植物内源激素含量非常低,不可能大量地提取以用于生产,因此进行人工合成,并从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中发现的与天然激素有同等效能甚至更为有效、更为优越的人工合成激素[8]。国内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的效应研究很多[9-12],如:多效唑对水稻产量的调节效应;中期喷施多效唑对甜高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PP333 和CCC对黑麦草矮化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