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三首》课件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三首》课件1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难: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③“质疑问难”(熟语) 形容词,与“易”相对。 形容词,困难。 音nàn,动词,质问。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绝:①“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③“抢呼欲绝”(《战国策》) 动词,横渡,穿越。 动词,渡过。 动词,绝命。 文言虚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虚词: 当:①“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②“当窗理云鬓”(《木兰辞》) ③“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④“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动词,正对着。 介词,对着,面对。 动词,逢,遇到。 动词,相抵,顶 文言虚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虚词: 当: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⑦“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动词,应当,应该。 动词,当作。 音dànɡ,动词,当作。 文言虚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 乎:①“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语气助词,译不出。 介词,相当于“于”。 文字通假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不是。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⑴可以横绝峨眉巅 ⑵猿猱欲度愁攀援 ⑶问君西游何时还 绝:形容词用作动词,横渡,穿越。 愁:形容词用作意动词,相当于“以……为愁苦”。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⑷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⑸侧身西望长咨嗟 ⑹对此可以酣高楼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酣:形容词用作动词,相当于“畅饮”。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介宾后置句,即“于上青天难”。 省略句,介宾后置句,“号古木”即“于古木号”,“绕林间”即“于林间绕”。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⑶又闻子规啼夜月 ⑷对此可以酣高楼 省略句,介宾后置句,“啼夜月”即“于夜月啼”。 省略句,介宾后置句,“酣高楼”即“于高楼酣”。 文言句式 1.在《蜀道难》中,开篇“噫吁嚱……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几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提示:蜀道艰难,比上青天还难。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 3.《蜀道难》一诗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提示:共分三层。①第一层叹其高。开篇即点出蜀道的特点——危、高,然后点出主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第二层叹其险。详写蜀道之难行及蜀道之山水,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③第三层叹其战乱。写了蜀道的艰险,更写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4.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之难的? 提示:神话传说:五丁开山——蜀道之神奇。   虚写反衬:黄鹤不渡、猿猱愁攀——反衬行走之艰。 细节描写:神情惶悚——蜀道之逶迤。   借景抒情:渲染了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   运用夸张:“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化用名句:西晋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剑阁之地势险要。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两句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提示: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6.怎样理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提示:“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