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的趋势.docVIP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的趋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的趋势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的趋势   摘 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以其独到之处受到青睐。本文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未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CC 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its ones own knack in favor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in the us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74   1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碾压混凝土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利用土石坝施工工艺,以振动碾压实的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混凝土大坝柱状浇筑法。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缩短工期,简化施工程序,节省投资等特点,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首选坝型之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二十世纪70年代由国外首先起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于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福建省坑口大坝。   近几年来,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3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坝高75m的普定碾压混凝土重力坝,1996年竣工的福建溪柄坝厚比仅0.19,为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薄拱坝,2001年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坝高132m沙牌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和厚高比最小的(0.17)甘肃省龙首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80m);在建的龙滩大坝(坝高初期196m,终期216.5m)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坑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两个项目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在拱坝设计、倒悬面施工、分缝、并缝、温控及防渗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随着施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速度更有了明显的进步,三峡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重力式围堰高121m,仅用4个月完成总方量110万m3。其月、日最高强度达到47.5万m3、2.1万m3,均居世界首位。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大坝60多座,围堰近20座,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 突破了重力坝的坝型   2.I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   世界上首例突破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型的是南非I988年建成的克尼尔瀑特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高50 m,其坝面呈曲线状.下游坝坡1:0.60,碾压混凝土量4.5万msup3; )。沃尔维丹坝(坝高7O m,下游坡1:0.5.混凝土量18万msup3;),采取对伸缩缝灌浆的措施,使坝体形成整体而具备拱效应。我国的溪柄溪一级坝(坝高63m,坝体混凝土3.3万msup3;)、红坡坝(坝高55.2m,坝体混凝土8万msup3;),均未设置伸缩缝,依靠低温期浇筑碾压混凝土、通过拱的位移形成拱效应。   2.2碾压混凝土拱坝   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是我国1993年建成的普定坝(坝高75 m,坝体混凝土总量13.7万msup3;,其中碾压混凝土10.3万msup3;)。该坝整个上游面及下游面的下部均为垂直面。其后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132 m,坝体混凝土总量37.26万msup3;,碾压混凝土34.86万msup3;),上游坝面的基础部位首次采用反坡。【1】【2】   2.3新型硬填坝   英国龙德和里诺于1992年首次提出混凝土面板护面的对称硬填坝的概念。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即使是在强烈动荷载作用下坝体断面也不会产生拉应力的新坝型。坝体断面为三角形,上、下游坝坡均为l:0.5(v:H)。在其上游坝面浇筑一层混凝土面板以防渗。实际上这种坝很像似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以称作混凝土面板碾压混凝土坝。由于其底面宽、压应力低、坝顶沉降量小,因而适合于基础薄弱、动荷载强烈的坝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将溢洪道设置在坝顶。英国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硬填坝是一座小型的滞洪坝【1】。   3 筑坝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3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