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化 台湾的模式可借鉴.docVIP

第六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化 台湾的模式可借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化 台湾的模式可借鉴

第六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化 台湾的模式可借鉴   1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文博会。   文博会年年办,今年有什么不同?记者把广电影视馆、创意文化馆、动漫馆、北京各区县馆、全国各主要省区馆等一一逛过来时,感觉喜忧掺半。喜的是看到了像光线传媒、普罗派乐卫视、BON蓝海电视、星空卫视积极创新节目内容,也看到了境外其他文化以各种载体进军大陆市场,包括日韩的动漫、读物、玩具以及各种生活小玩意,这都将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忧的是,记者看到展区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依然“端着架子”,无论是玉石艺术还是书画展示,都离普通生活很远,离普通人很远。   如何让文化艺术和生活直接对接,让创作者受益,也让百姓受益?记者信步走到“台湾文创精品馆”,在有限的展馆内,与宝岛台湾的文化与创意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意外地找到了答案。   “小批量”艺术   走进台湾馆,迎面是毛笔书法“台湾”两个字,细细一看,发现两个字刚好构成了宝岛台湾的轮廓,可见良苦用心。   台湾展馆展示的多数是小件东西,从挂件到文化衫,从发卡到挂画,还有玩具、刺绣、药品等等。这次参会的台湾展商由130多家厂商和个人创作室组成。   台湾馆展示的还是以街头艺术为主,也可以说是“小批量”艺术,每一件作品都是限量生产,甚至更少。台北有“西门红楼”创意市集(类似于北京798创意工厂),艺术家们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市集上卖自己创作的作品。据几位艺术家的介绍,这次参展是第一次,费用由台北文化基金会支持的。基金会为10位艺术家的5个展位支付了展位费、参展人员往返机票等费用,支持他们在大陆发展事业。   来自“西门红楼”北广场的10位创作者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都幸运地得到了这次展示机会。展位上有晶莹剔透的陶瓷、浑然天成的琉晶、自绘文化衫、原生态手工饰品等等文化创意产品,明码标价出售。   “台湾100”的老板告诉记者,台湾的文化基金会以及台北市政府对艺术家都有支持,每年审核一批递交了申请的艺术家的资格,来确定申请人是否可以得到扶持。   “台湾100”卖老板自己亲手制作的文化衫,上面的图案由他创作,每幅图案最多印20件,100元/件出售。他说,工厂都不愿意接这么小的单子,所以他自己买了个机器,母亲是老裁缝,做起来很顺手。他也有一份正式工作,这算是业余爱好,综合收入挺不错,在社会上也属中等偏上。他说,“养活老婆孩子绰绰有余。”   另一位自号是“杂货店”的老板跟记者说,“台湾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创意市集的限量制作到工业化批量艺术制作,是在一个较长时间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他告诉记者,台湾大部分艺术家靠自己创意天分吃饭,能过上至少中等水平的生活。   艺术的工业化   有展商介绍记者去关注台湾的工业艺术,就按图索骥开始看。   首先吸引记者的是一家筷子展商有“台湾第一筷”之称的亨将金属筷子。一双不锈钢筷子售价合人民币30元,独立包装在一个修长的盒子里,非常精致。除了筷子,也有一些套装,如勺子、刀、叉、筷的餐具组合装等,可以做礼物,也可以自用。很多观众光顾这个展位,爱不释手,购买的人也不少。   筷子和文化创业有什么关系呢?公司国内行销专员黄伊娴告诉记者,亨将原是做金属制品的,金属筷子是后来发展出的一个事业部。她表示,“参加文博会已经三年了,是忠实的展商。”   记者问销量如何?她说,“比前两年略差,但是今天才第一天,不好判断。”是不是因为价格太高呢?她笑了,“台湾卖的也是这个价钱,大家都消费得起呀。这是不锈钢筷子,又是工艺筷,不能和一般筷子比的。再说台湾人工等成本也高一些。”   说起筷子的工艺化,黄小姐说,这是因为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台湾的日常生活也细致化,很多人有环保意识,有个性主张,愿意用与众不同的东西。台湾展馆内的熊沙女士表示:“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做得比较好,许多艺术商往往将作品当作理想来做,倾注了心血在里面,有时买主出价再高,他们也不愿意将作品卖给不懂行的人。”   文化扶持,也是一门艺术   显而易见,当前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理念、运作、推广等方面已走在大陆前头。   在华陶窑执行长陈育平看来,两岸文创产业差异就是“时间差”。“台湾的创意环境只赢在‘起跑点’,一旦大陆加快速度学习吸收创新,或许会超越台湾。”   前文提到的黄小姐、以及后面数位受访者均“安慰”记者说,“大陆只是需要时间,别着急,肯定会发展得更好。”   台湾中卫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张维华说,台湾创意生活产业是一个有趣的“F4”方程式:1950年起代客加工,生产“价廉物美”产品:1970年起强化设计“提高价值”;1990年起注重文化内涵,自创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2010年随着贸易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渐渐走向市场竞争舞台,“创意生活产业”呼之欲出,展现的即是体验性。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