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山教授三叉神经痛临证的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青山教授三叉神经痛临证的经验

纪青山教授三叉神经痛临证的经验   纪青山,国家名老中医,现任吉林省针灸学会顾问,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委员、东北经络研究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纪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贯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辨病和辨经相结合”的理念,并擅用特定穴。在治疗面瘫、面痛、脱发、腰痛、坐骨神经痛、不寐、耳鸣、痹证、痛经、颈椎病等方面甚有造诣。笔者特将纪老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选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与中医学者共同学习、进步。   三叉神经痛是典型的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根据病因可以分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常见。疼痛呈针刺样、刀割样的剧烈疼痛,疼痛感从身体的痛点开始,通过神经呈区域放射;会让患者的面部肌肉出现反射性抽搐。疼痛一般固定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者两支上,在第二支或者第三支发病率最高,在第一支发病率较少。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不仅会增加第一支的发病率,还会出现3支同时发病的情况。   辨证求因。整体论治   纪老认为治病必求其因,方能得其果。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面痛”的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阳明经热。   《证治准绳?杂病》中有:“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证治汇补?上窍门》中记载:“面痛皆属于热……手足阳明经气盛,则身以前皆热。”   《张氏医通》指出,“面为阳明部分,故面痛皆因于火,高者抑之,郁者开之,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夫足阳明胃也,胃中腥臊五味,无所不纳,其腐熟水谷之毒皆聚于胃。”   《景岳全书》中载,“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惟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有腐熟水谷之功能,若再多食辛辣、油腻之品,腥臊五味积热于此,胃腑之火循经上逆,壅塞经络,气血不通则痛。又火性炎上,面部为诸阳之会,阳明经热熏蒸于上,故可致经络循行部位的剧烈疼痛。   胃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胃的受纳、腐熟作用为脾的运化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常把脾胃同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把脾胃的功能概括为“胃气”。人体后天营养的来源与“胃气”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而胃主降浊,胃之热气不降,浊气升之于头面;降浊又为受纳之前提,浊气上升,受纳不得,周身营养失调,面部先之,则面部经筋不容则痛。   辨病、辨经相结合,局部、远端相呼应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三叉神经痛所病之处为面颊部,而面部分布经络非常丰富,以手足三阳经为主,而阳明经循行范围最大。由经脉循行可知,手阳明大肠经“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迎香);足阳明胃经“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夹承浆、大迎、颊车、下关、头维);手少阳三焦经“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丝竹空)。   纪老在临床治疗三叉神经各支疼痛时,巧妙地选取与痛支相交、相符的上述穴组进行针刺,尤以阳明经穴居多。在远端手、足三阳经辨证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内庭、解溪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等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擅甩阳明经特定穴   合谷穴 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实践中,纪老往往选取合谷穴,是因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大肠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手部的部位。如,《针灸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大肠主肺之客记载:“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大指次指为一统。”《针灸甲乙经》也有记载:“目痛暝,头痛,龋齿,合谷全之。”《铜人》亦云“合谷治目视不明,头痛,齿龈痛,喉痹,痿痹”。均充分说明,合谷对头面五官疾患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即《四总穴歌》中的“面口合谷收”之意。该穴不仅清热解表,还可通调气血,气行则可化瘀,故合谷为治疗面口疾患的特效穴。   内庭穴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之荥穴,“荥主身热”,内庭属水,刺内庭有以水抑火之功效,泻阳明之火可以达到上病下治循经远刺止痛之效。   解溪穴 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五行属火。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阳明经之母穴,有通畅疏导足阳明胃经的作用;同时解溪穴又是足阳明胃经经气运行的枢纽,具有疏经通络、清降胃火、舒筋利节之功用。因此,治疗三叉神经痛采用“上病下取”之法,首取胃之经穴解溪穴,清泄阳明,和络止痛。   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之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之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阳陵泉穴具有舒筋活络和壮筋补虚的作用,泻阳陵泉,可疏通少阳经气,清泻火热之邪。《灵枢?脉度》也有经脉“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故选择善于疏理气机之阳陵泉穴以疏通经脉、濡润经筋,达到舒缓三叉神经痛的作用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