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怎样鉴别奶类食品
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
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甜炼乳及淡炼乳: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
二、新鲜猪肉巧鉴别
鉴别肉的新鲜与否需要“望、闻、问、切”:
外观鉴别——新鲜猪肉表面有一层微干的外膜,呈淡红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不粘手,肉汁透明;次鲜猪肉表面呈暗灰色,无光泽,切断面色泽稍逊于新鲜猪肉,有粘性,肉汁混浊;变质猪肉表面外膜极度干爆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很粘,肉汁严重混浊。带皮的肉上有蓝色的检疫印花。
气味鉴别——新鲜猪肉气味正常,次鲜猪肉表面能嗅到轻微氨味、酸味或酸霉味,但在肉的深层没有这些气味,而变质猪肉无论是表面还是深层均有腐臭气味。
弹性鉴别——新鲜猪肉用手指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肉面无粘液感,变质猪肉指压后凹陷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能把肉刺穿,手摸有明显粘液感。
三、怎样鉴别地沟油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四、食品安全黄金定律
食品安全黄金定律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为确保食品安全于1989年提出的十条黄金定律。内容是:
1、食物煮好后应立即吃掉,因许多有害细菌在常温下可能大量繁殖扩散,故食用已放置4-5小时的熟食最危险。
2、食物必须煮熟烧透后再食用,家禽、肉类、牛奶尤应如此,熟透指食物的所有部位至少达到70℃。
3、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如消毒的牛奶或用紫外线照射的家禽。
4、熟食应在接近或高于60℃的高温、接近或低于10℃(包括食物内部)的低温条件下保存。
5、存放过的食物必须重新加热70℃后再食用。
6、生食和熟食应当用不同的切板和刀加工,分别盛放。
7、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餐具均应当用干净布揩拭干净,揩布不应超过一天,下次使用前必须在沸水中煮过。
8、处理食品前应先洗手,便后、为婴儿换尿布后尤应洗手;手上如有伤口,应先用绷带包好伤口后再加工食品。
9、不要让昆虫、兔、鼠等动物接触食品,因为动物大都带有致病微生物。
10、饮用水和食品用水应纯洁,若怀疑谁不干净,应作煮沸或消毒处理。
五、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体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和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3)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