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
一、文言文部分(40分)
(一)默写(15分)
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
2.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3.回看射雕处,_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 (《狼》)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曲的题目是_______ ,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_________。 (2分)
7.下列选项中,与“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季节相同的是:( ) (2分)
A.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本文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苏轼,我们还曾学过他的 (体裁)_ __(作品)。(3分)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 ______。(3分)10.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B.“怀民亦未寝”中“亦”字写出对方的“未寝”,是作者意料之外的事,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D.“闲人”一词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和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记游松风亭①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②,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③,退则死法④,当恁么⑤时也不妨熟歇⑥。
【注释】①苏轼游松风亭时,谪知定州,后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②木末:树林远处。③死敌:死于敌手。④死法:死于军法。⑤恁么:如此,这样。⑥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①由是如挂钩之鱼( ) ②虽兵阵相接( )
12.下列句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A.足以觉得力量疲惫,就想着到亭子里休息。
B.足够疲惫了,想靠着亭子休息一会儿。
C.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在亭子里休息一会儿。
D.感觉脚力很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
13.文中“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句比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通过这次游历松风亭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_______ 、_______的人。(3分)
二、现代文部分(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
文章的修改
叶圣陶
①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认真的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那么,修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②从表面看,自然是检查所写的文字,看看有无不妥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当。但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妥当,文字就妥当,因此需要检查的,其实是语言。
③怎样的语言才妥当呢?这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叫思想),表达得充分确切了,就是妥当,否则就是不妥当,需要改。这样寻根究底地一想,就可见需要检查的,认为不妥当需要修改的,其实是意思。可是有些人不领会。常听人说:“这篇东西基本上不错,文字上还得好好修改。”好像文字和意思是两回事,竟可以修改文字而不变更意思似的。实际上哪有这样的事?凡是修改,都是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pptx VIP
- DB65T 4929-2025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VIP
- 全口义齿汇总.ppt VIP
- 如何购买电脑.pptx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正式版)DB65∕T 4929-2025 《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模板.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