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汪曾祺年谱(长春版).docxVIP

《老舍先生》汪曾祺年谱(长春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先生》汪曾祺年谱(长春版)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老舍先生》素材 汪曾祺年谱 1920年(民国九年) 3月5日(夏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傍晚,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其父辈兄弟三人:大伯父汪广生,二伯父汪常生,父亲汪菊生。 二伯父早亡,无子,应立嗣长房次子汪曾炜;但因二伯母喜欢汪曾祺,经协商,两人都过继给二妈,一个是派继,一个是爱继。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能踢足球的运动员,学过很多乐器,养过鸟。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位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位继母姓任,是她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汪曾祺小时候是个吼贯宝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士观里都记了名,-- 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鳌。 1923年(民国十二年) 3岁 生母杨氏病故。 1925年(民国十四年) 5岁 汪曾祺入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这个幼稚园实际上只有一个女教师,教唱歌、教跳舞都是她,她是县里第一个从幼稚师范经过正规训练毕业的专业老 师,名叫王文英。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五十六年以后,即l981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 看望了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我今功;老矣,白髭盈腮。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 师康健,长寿无灾。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汪菊生与张氏结婚。这是汪曾祺的第一位继母。 1926年(民国十五年) 6岁 秋,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在一座佛寺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自幼受过良好家庭教育、同时又是在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汪曾 祺,进了五小接受正规课堂教育,进步更快。由于文学对他影响很深,进校后不久就显出偏科现象,对语文越来越喜欢,对算术却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从三年 级起,汪曾祺的算术就不好,一学期下来勉强及格。语文却总是考全班第一。 与语文相联系的,汪曾祺的毛笔字在五小也得到较为正规的训练,特别是在三、四年级时遇上敬业精神强、对学生要求严格、且具有相当功力的周席儒先生,在他指导下,汪曾祺的毛笔字进步很快,为他日后书法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五小,汪曾祺除了语文好,写字好,画画也好。这三好加在一起,就使他在全校才名大振。 1927年(民国十六年) 7岁 二伯母去世。 1931年(民国二十年) 11岁 8月26日,高邮发生特大水灾。高邮湖湖西圩破,里运河堤高邮段缺口十多处,仅挡军楼一处就死亡、失踪一万多人。水灾后,高邮瘟疫流行,死亡数干人,凄惨的景象使年幼的汪曾祺刻骨铭心。后来,他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到这场水灾。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12岁 暑假,汪曾祺小学毕业。 秋,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读书。当时,高邮没有高中,县立初级中学就是全县最高学府了。 汪曾祺在小学读书时就显露出文学天赋和才能,祖父汪嘉勋注意NT,他与儿子汪菊生商议,利用暑假,为汪曾祺聘本地名流进一步指导汪曾祺。主要有两人:一位是张仲陶先生,指导汪曾祺学《史记》;另一位是韦子廉先生,指导汪曾祺学桐城派古文、学书法。 汪曾祺认为:一个人成为作家,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跟所师承的语文教师很有关系。从小学到中学,教汪曾祺语文的有好几位老师,其中,高北溟 先生是对汪曾祺影响最大的语文老师之一。汪曾祺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都是高先生教的国文。在高先生教课的那几年,汪曾祺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 上,而在高先生教课的那几年,对汪曾祺影响最深的就是归有光了,直至今天,读者仍可以从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中感觉到归有光的余韵。声北溟先生对汪曾祺的 影响,除了学业上的,更有人格上的因素。他为人正直,待人以诚,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合污,敬业且能坚持勤奋终身。汪曾祺后来把他对高先生的敬重一一写进题 名《徙》的小说之中。 张道仁先生也给予汪曾祺很大影响。张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是他比较有系统地把新文学传到高邮。汪曾祺曾在专写给张先生的一首诗中,称赞他:汲源来 大夏,播火到小城。进入初中后的汪曾祺,在语文方面逐渐崭露头角的同时,他的绘画、书法、刻石以及演戏等也大有长进。当然,初中毕竟不是艺术专科学校, 这一切均得在国文、数学等正课之余进行。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15岁 暑假,汪曾祺初中毕业。 秋,汪曾祺考入江阴县(今江苏省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