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临床案例分析课件.ppt
三、一个“忘记”一个“以为”酿成大祸 患者贾某,女,8岁,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到某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医嘱:青霉素静脉滴入。护士小李遵医嘱做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阳性,但忘记在输液单和医嘱单等处标记阳性符号,由于小李家中有事,急着下班,也忘记将此事告知中午接班的护士小王,小王知道小李为患者做了皮试,没见标注的皮试结果,以为结果是阴性,所以没标记,直接给患者贾某输入了青霉素,导致贾某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三、一个“忘记”一个“以为”酿成大祸 [评析] (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1、护士小李对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据实立即作好记录的意义和目的理解不够,对青霉素皮试阳性结果警觉性不高。 2、工作责任心不强,以至于皮试阳性结果遗忘记录和标识。 3、交接班工作不严谨,重点问题的交接有疏漏。 4、护士小李作为成年人没有理智地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之事,争着匆忙下班,也是原因之一。 5、护士小王接班后,没有认真查对医嘱,在青霉素皮试已做,没看见标识任何结果而有疑问的情况下,带着疑问而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酿成大祸。 6、护士小王工作责任心不强,凭主观臆断工作。 7、青霉素第一次使用前应询问过敏史,而小王未按规范去做。 8、首次使用青霉素时没有在床旁注意观察。 三、一个“忘记”一个“以为”酿成大祸 (二)如何避免与防范 1、按照要求认真作好护理文书的记录工作。护理文书是护士提供护理服务的依据,要求字迹清晰,简明扼要。从源头上解决由于记录不清导致的悲剧。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特别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交班,必要时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免遗忘。严格执行“交不清不接,接不清不走”的制度。 3、加强责任心教育,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规范操作。 三、一个“忘记”一个“以为”酿成大祸 (三)应该这样做 1、使用前要询问过敏史,做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应据实立即作好记录。 2、使用青霉素时,尤其是首次应用,应准备好肾上腺素以备急用。 3、在皮试观察20分钟期间以及用药期间,都应严密监测用药后的反应,并作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 4、静脉输注开始的滴速要缓慢一些。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如胸闷、心慌、气促、瘙痒、面部发麻等情况。 5、严格按操作常规进行工作,在未见皮试标识结果时,应询问、追查、求证,弄清事情的真相,避免盲目主观。千万不可凭“估计、猜测、以为、可能是……”,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6、护士在工作中应认真负责、高度集中精力,正确理智地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事务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因观察不到位致患者伤害 患者禹某,男,57岁,诊断:直肠癌。因术后化疗过程中突发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转入ICU治疗,足背静脉滴注盐酸多巴胺升压,次日晨发现静脉穿刺周围皮肤组织肿胀、坏死,面积6cm×6cm,深达骨膜,后转入相关科室治疗。 四、因观察不到位致患者伤害 [评析] (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1、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未掌握多巴胺的不良反应。盐酸多巴胺是临床治疗休克比较理想的药物,但持续较长时间用药,局部外周血管长期收缩,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坏疽。这一案例患者经查证,无血管药液外渗情况,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坏死,考虑系持续滴注多巴胺引起。 2、当班护士失职,观察患者病情不仔细,未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及评估。对危重患者没有严密观察记录,对病情了解不周密、不及时,未按时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或病情恶化没能及时发现及处理。 四、因观察不到位致患者伤害 (二)如何避免与防范 1、要求护士要掌握特殊药物的不良反应,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作好相关记录。 2、尽量避免在末稍循环差的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尤其是输入多巴胺、甘露醇等药物时。 3、加强重点患者的管理。重危疑难病患者、大手术后患者等重点患者应密切、全面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因观察不到位致患者伤害 (三)应该这样做 1、为患者输注多巴胺时,尽可能选择中心静脉或粗直的大血管,同时加强对静脉穿刺处皮肤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2、事件发生后,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尽量减少由于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3、按不良事件上报程序逐级汇报,当事护士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用药指导缺失致患者误服外用药 患者赵某,女,48岁,农民,小学文化,诊断:混合痔。在某医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护士小彭为患者发坐浴用高锰酸钾粉剂时,未向其交代清楚使用方法,结果患者误将其当口服药内服,所幸被护士发现患者未吞咽,仅导致口腔黏膜灼伤,因此要求医院赔偿。 五、用药指导缺失致患者误服外用药 [评析] (一)事件发生原因 1、护士责任心不强,高浓度高锰酸钾具有腐蚀作用,在发药时应明确告知患者其保管、用法和注意事项。 2、药物发放制度忘于脑后,用药指导全然遗忘。 3、患者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健康卫生知识较差,理解力有限,但住院患者的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