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PICC讲座——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ppt

常见的PICC讲座——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PICC讲座——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

右心房解剖 右心耳:位于右心房右上侧位的小突起,构成心脏右上界,用于起搏器植入电极定位。 右心房:接受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冠状窦静脉血回流,构成心脏右下界。 其他重要静脉解剖 1.奇静脉: 接受肋间静脉、半奇静脉血流,汇入上腔静脉 2.胸廓外静脉/乳内静脉/心包膈静脉 3.胸腺静脉/甲状腺静脉 4.颈内、颈外静脉 5.双侧上腔静脉 0.5% 6.冠状静脉窦 PICC管尖定位——why? 1.确定中心位置 2.上腔静脉下段(4cm——landing zone) *更高的血流量 奇静脉血流 *平行于血管壁 *减少血栓形成和感染并发症 定位方法 体表定位/测量 透视 胸片 费用低/ 射线剂量少/ 方便/ 准确 胸片评价 患者姓名 检查时间 摄片质量:曝光度、运动伪影,肺影 解剖结构 纵膈右侧边界,上腔静脉 右肺动静脉,右心耳,右心房 下腔静脉和右心耳结合部大约高于腔房结合部2cm 下腔静脉4cm“锚定区”位于下腔-右心耳上下2cm 管尖中心位置 扭曲扩张的主动脉会干扰辨识 左侧纵膈的边界(从上到下) 左头臂静脉 主动脉弓 右肺动静脉 左心耳 左心室 常见畸形——左上腔静脉 胸片定位法 间接法(欠精确) 骨骼结构 1.肋骨/肋间隙 第三、四肋间 2.胸椎 第五、六胸椎 3. 锁骨 锁骨下界 气道定位法 气管分叉 以下5cm 右支气管角 以下3cm 直接血管定位法 上腔静脉 右心耳 上腔-右心耳连接部 1.下界:下方2cm (腔房连接部) 2.上界:以上2cm PICC置管关键点 误入动脉 1. 少见 2. PICC导管走行位于锁骨上方 3. 右侧PICC越过中线,偏至中线左方 4. 左侧PICC未越过中线,而且未向下走 行入右心房。 PICC置管关键点 管尖走行角度大, 代表未进入中心静脉 放置PICC前,复习近期胸片 放置PICC后,何时需要再次复查胸片: 1.管尖位于奇静脉上方,需要进一步推送 2. 推送超过3cm 3. 回撤超过5cm 如何使PICC良好显影 避免床旁便携式胸片机 可留置一根导丝在PICC内 移开体外干扰设备 成人椎体平均长度为2cm 合适的体位 右后斜位 血管钳夹住穿刺部,便于测量置入段长度 加入造影剂 必要时透视 谢谢 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 ——PICC导管的解剖基础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血管外科 刘震杰 静 脉 定义: 导血回心,起始于毛细血管,末端止于心房。 特点: 管腔大而不规则, 管壁薄,内、中、外膜,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浅静脉有单独的名称及行径,皮下 静 脉 特点: 管径较相应动脉大,属支繁杂; 血流缓慢,压力低,占总血容量80%; 由浅、深静脉及之间的交通静脉构成; 浅静脉网,深静脉丛,交通静脉,静脉瓣; 维持血液由浅至深,由远心向近心单向流动 静脉微观解剖 – 外膜 最外的一层 弹性纤维及疏松组织 支持和保护作用 包含血管,提供静脉自身营养 静脉微观解剖 – 外膜 脆性大,失去弹性(老龄)的静脉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外膜硬化时表现为穿刺时静脉滚动,穿刺困难。 止血带的应用 不可扎得过紧,并及早松开止血带 也可用血压袖带作止血带 弹性、充盈良好的静脉可不用止血带 静脉的中层 较厚,是静脉的主要组成部分 穿刺后中层疤痕愈合(多次穿刺狭窄)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致密的组织,弹性纤维,平滑肌,神经 维持静脉壁的张力 有收缩与舒张的功能 穿刺时感觉疼痛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外界温度的变化、激动、物理刺激(如输注冷液体)会导致痉挛 热敷——舒张——血流流速 止血带结扎过长——过度膨胀——挛缩 扎止血带进间应2分钟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穿过这一层就能看到回血 可能出现送管困难 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再进针0.2cm 静脉解剖 – 内膜 最里层,平滑的单层弹性内皮细胞组成 光滑的表面,允许血液细胞顺利通过 分泌肝素及前列腺素抗凝作用 静脉微观解剖 – 静脉瓣 由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形成的半月形结构 成对出现,表现是静脉走行处的一个隆起,也可发生在静脉分岔处 头颈部静脉没有静脉瓣 静脉名称 口径(mm) 长度(cm) 头静脉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