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PVP与PKP椎体成形.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PVP与PKP椎体成形

致力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椎体成形术(PVP) 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目录 PVP与PKP的发展史 1984年,法国Amiens大学医学院放射科医生Calibert P和Deramomd H首先在影像学监控下应用穿刺针通过椎体前侧方入路向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功治疗一例长期疼痛的第二颈椎血管瘤患者。该手术被称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1989年,Kaemmerlen P将PVP应用于椎体转移瘤,起到了满意的镇痛和稳定患椎的效果。 1990年,PVP创始人Dearmomd H首次将PVP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 截止2000年,美国共有超过1000名椎体疾病特别是OVCF患者接受PVP治疗。 PVP与PKP的发展史 1994年在PVP的基础上,美国的Wong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技术(balloon kyphoplasty)。该技术核心是可扩张的球囊,将球囊经穿刺导管置入椎体内,通过扩张球囊将椎体撑开,取出扩张后 的球囊再将骨水泥注入空腔。称之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199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PKP应用于临床,并于2002年进入我国。 2011年6月19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检索,2000年—2011年共有2182条记录。 脊柱的解剖 Thoracic/胸椎 Lumbar/腰椎 一、脊柱的骨性结构 椎体 椎弓根 上关节突 棘突 横突 椎孔 脊柱的解剖 一、脊柱的骨性结构 小关节 脊柱的解剖 进针点 一、脊柱的骨性结构 脊柱的解剖 二、椎管内结构 椎管内结构包括脊髓、脊膜、硬脊膜及血管 脊柱的解剖 三、脊柱的血管 脊柱的解剖 四、脊柱的神经支配 脊柱的相关生物力学 椎体强度的恢复或增强是评价PVP和PKP效果的最常用测量指标,它有助于预防或避免已修复的椎体再次发生骨折。 椎体的强度:指椎体在发生塌陷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脊柱的相关生物力学 椎体刚度的恢复被认为是与止痛效果相关的力学参数。PVP与PKP术后为使病变椎体获得稳定,理想状态是恢复或接近正常椎体的刚度和强度。 椎体的刚度:指椎体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越高,椎体表现得越硬。 脊柱的相关生物力学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