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的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的研究综述
[摘要]有关中国救灾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范围较广,各个朝代均有涉及。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唐宋、明清两个历史阶段,且主要集中于国家方面,对民间、宗教的救济对策研究较少。若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可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使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济研究更加完善。
[关键词]近十年;中国;救灾史
[中图分类号]X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17-03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学者们将中国历代的救灾措施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期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措施研究,为今天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针对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思想、对策是中国救灾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邵永钟的《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3期)已有专文撰述,故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
一、关于救灾思想的研究
张涛、项永琴、檀晶的专著《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就中国的传统救灾思想进行了广泛考察和系统梳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传统的防灾救灾的思想主张及其深刻影响。发表论文研究救灾思想主要有:(1)武玉环认为,金朝的防灾救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农思想;广积粮储、崇尚节俭的备荒思想;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谐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天命观等方面。金代的防灾救灾思想,既有其积极的唯物主义成分,也有消极的唯心主义成分,体现出封建时代的特点。(2)李华瑞指出,儒家荒政思想在北宋中期得到重视和实践,王安石变法是我国统治阶级第一次利用国家政权推进荒政的尝试。高中华主要探讨了清代名臣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形成背景与其边疆救灾活动及特点。除此之外,张福运《宋代荒政思想初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3期),金霞《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事务的管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张文《宋朝的自然灾害与荒政等级管理思想刍议》(《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1期),王娟《“民本”与救荒——林则徐的救荒思想与实践》(《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均就防灾救灾思想问题进行了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涛的《(周礼)荒政思想试论》(《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祁磊《(周礼)所见灾荒思想》(《湖北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甄尽忠《(周礼)备荒救灾思想浅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就《周礼》所体现的荒政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历代政府救灾对策总述
历代政府为维护统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正常运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制定了一系列救灾对策。学者围绕着历代政府的救灾对策展开了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性的救灾对策研究,即历代政府对当代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总体性对策;二是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即历代政府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救灾对策的研究。
(一)关于整体性救灾对策研究
学者围绕断代救灾史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成果丰富。著作方面有:周致元编著的《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该书通过对明代11部荒政文献的研究,总结出明代的备荒制度和救荒制度建设的一些情况,对于当今的救灾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石涛的专著《北宋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考察了北宋时期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措施及工作流程。论文方面,武玉环提出金代实行了政府、个人、民间救济相结合的多种救灾方式。李辉指出,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政治性救灾措施主要有皇帝自责、纳谏、整顿吏治、安抚灾民等。夏明方对“荒政书”内涵和外延作出新的界定,并对救荒制度也作出了论述。石涛运用计量的方法,从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角度入手,对相关史料进行量化分析经济学,得出了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总量。赵克生认为,明代发展了前期劝分赈灾的措施,由汉代以来的“入粟补官”演变为“义民旌表”。毛阳光认为,唐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官吏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灾害救济中去,蠲免和赈贷等救灾措施都能够得到较好地贯彻。郭文佳认为,宋代灾害的救助程序主要包括诉灾、检放和抄札三部分。张建民指出,清代在“郑重斯文”理念指导下,对灾荒时期的生员实行单独的、具有封闭性质的赈济制度。
(二)关于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
相比于国家整体性救灾对策研究,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更加细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在断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又将地区固定化。吴媛媛、何建木以灾后救助所形成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结合文集、徽州文书和地方志等有关史料,对晚清的一次水灾的赈济过程、款项与物资的来源与比例进行了分析。张祥稳指出,乾隆朝的灾害救济原则为“宁宽勿刻”、“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行评价的体系在温州电网的应用分析.doc
- 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的方法的研究.doc
- 运输企业经营风险规避的对策.doc
- 运输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的策略.doc
- 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的对策.doc
-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的研究.doc
- 运输持有型犯罪的研究.doc
- 运输政策教学的案例库建设的研究.doc
- 运输方式选择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研究.doc
- 运输枢纽无缝衔接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及模型探析.doc
- AQ7012--煤气排水器安全技术规程.pptx
- 安徽省五河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多维度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7-从数字油田到智慧油田-李洪奇.pptx
- 教育伦理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创生行为:内涵、现状与提升路径.docx
- 大直径筒仓预应力损失监测与数据分析:理论、实践与优化策略.docx
- 汽车悬架系统中横向稳定杆的特性与应用研究:结构、原理与性能优化.docx
- 拟组织化中空纤维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毒理学评价中的创新应用.docx
- 探索首发强迫症患者的脑功能奥秘:基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ocx
- 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重塑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抗风性能:理论、分析与优化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