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国际战和外交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国际战和外交策略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政策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中日签署建交联合公报 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政策 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使我国的国际环境开始好转。 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实践 新中国团结了最大多数,反对了最危险的敌人,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并不断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至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为122个。 改变了关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提法,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 调整了过去曾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还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外交政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了32字方针: 这就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至198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31个。 邓小平外交政策 根据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原则,实现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无理制裁。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睦邻友好更加巩固。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 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党中央还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中国的综合国力由此大为加强,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到2003年底共有165个国家与我国建交。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江泽民与叶利钦签署联合声明   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在西雅图与克林顿会谈 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江泽民与叶利钦签署中俄联合声明 江泽民会见日本天皇   中日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关系  希拉克访华 中法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 2004年3月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发展,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 第四,中国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毛泽东:《关系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选》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 材料: 设计 德国 车身薄板 日本 变速器 加拿大 美国 发动机 澳大利亚 轮胎 韩国 等20多个国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